为迎接复旦大学115周年校庆,2020年5月11日,文史研究院特别举办了线上校庆报告会“西洋与东海之间”。本次报告会由副院长李星明研究员主持,段志强、邓菲、丁晨楠、董少新、白若思五位学者依次进行汇报,学院师生以及校友参与互动讨论,最后院长章清教授总结发言。
1. 流动的政纲:从《日知录》到《日知录集释》 段志强
本报告关注《日知录》在清代的影响:一部以经史考据面目出现的札记,何以成为政治思想史上的名著,并在后世持续发挥作用?《日知录》与《日知录集释》在精神面貌上的差异,提示出清代政治思想的变迁历程。
2. 玉堂富贵:宋元墓中的瓶花卉图案 邓 菲
宋代以来,花卉作为家居环境的装点,变得十分日常化和大众化,这不仅表现在当时的生活场景之中,也出现在地下墓室内。宋辽金元时期的墓中花卉类型丰富,既有花鸟竹石的园林题材,也作为建筑的装饰图案,另外还出现了瓶花的图像。瓶花最初由礼佛的香花供养发展而来,在北宋中晚期进入士庶民众的生活,有关鲜花插瓶的知识和专论大量出现,使得瓶花、盆花成为当时流行的室内陈设,具有寄情与悦目的双重功能。墓中的瓶花装饰是该时期爱花插花风尚和宋代雅致审美在丧葬之中的反映。除此之外,瓶花原有的礼仪意涵仍在延续,墓中的瓶花也是用作香花供养的祭祀元素,与墓中的其他图像一起,共同为墓主营造出一个永享供奉的地下空间。
山西金墓北壁砖雕
3. 海东五百年:朝鲜王朝(1392-1910)兴衰史 丁晨楠
朝鲜王朝五百年,可以说这是一段儒教的思想﹑制度逐渐在朝鲜半岛生根发芽,并逐步呈现出半岛自身特色的历史时期。地域上与中国的临近,以及长久而频繁的来往,让朝鲜王朝在经济、文化、制度和思想等各个方面,往往潜移默化地受到相对更为强盛的明清帝国的影响。与此同时,朝鲜王朝的数百年历程,又是朝鲜半岛民族国家和民族意识形成的关键历史阶段。这个半岛上的儒教王国在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思想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出诸多独有的制度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为今日朝鲜半岛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应该说,朝鲜王朝的这些特点,既是半岛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财富,也是明清与朝鲜交流的见证,所以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同样是一段跟我们密切相关,值得好好重视的历史。
《燕行图之琉璃厂》
4. 明清时期基督教主题瓷器再考察 董少新
明清时期基督教主题瓷器,从16世纪前期一直到20世纪前期都有生产;产地涉及广,包括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近销澳门、日本,远销欧洲各国,因绘有基督教主题的纹饰,或者器型为基督教主题的雕像,而成为中国外销瓷中具有鲜明宗教文化特征的一类。在以往陶瓷史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报告首次对明清时期基督教主题瓷器做了大致分期,梳理了这批瓷器的纵向脉络和横向类型。在此基础上,报告尝试跳出陶瓷史(外销瓷史)的框架,从文化交流史和中国传教史的角度做些考察。本报告选取了瓷器的消费者、订制者、纹饰图样来源、生产者、可能的本土消费者等环节作为分析对象,从而认为基督教主题瓷实际上体现的是近代早期欧洲中国风(或谓中国趣味);未来可以深入研究的议题是,欧洲版画、油画与中国瓷器生产的跨文化、跨媒介互动。整体而言,这批瓷器属于外销瓷,这一属性决定了它们很难成为中国传教史的史料,要想把这批瓷器,称为“中国基督教瓷器”,还需要进一步发掘文字和实物资料。
耶稣受洗青花盘,景德镇,约1725年,直径45.5厘米,Jorge Welsh私人藏。
5. 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国丝绸在俄罗斯传播与用途 白若思
彼得大帝大臣LeFort的肖像,1698年。
本报告讨论不同品种的中国丝绸在俄罗斯的用途。17世纪丝绸作为主要的中国进口商品,在俄罗斯不只是用于制造上层人衣服以及各种宫殿、教堂的装饰,精致的丝织品也能代表中国美术,传播一些传统审美文化因素。从一个个案出发,讨论现存于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博物馆三件“百子图”图案的缂丝挂毯来看这种丝织品在俄罗斯的作用。原来俄罗斯学者以为此珍贵文物是1720年由彼得大帝通过其来华使节在中国订制的,因有记载康熙皇帝帮他订一套缂丝作为夏宫的“壁纸”(这一套应该没有保存)。可是其他历史资料证明1711年彼得大帝已把这种中国缂丝送给佛罗伦萨大公美第奇。现存于佛罗伦萨的缂丝和圣彼得堡的应属于同一套。这说明当时这种美丽丝织品也作为外交关系中的礼品。
缂丝挂毯,约1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