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院

批判的国际中国学

这是希望在对方的语境中,理解国外中国学的立场和内容,从而理解国外中国研究与中国自身研究的差异。主要方向有:


  • 一、欧美日韩有关古代中国历史、语言、宗教和文化某一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介绍与评论。

  • 二、对国际中国学界各种新著作的批评和介绍。



2009年立项的项目


1 批判的理解国际中国学(已结项)

孙英刚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海外中国学对中国历史之研究,大部分仍然要纳入外国历史学或者其他学科的发展潮流和思路,有自己特殊的语境 (context)。中国学者虽然热衷于用西方之理论条理中国之史事,但是却往往忽略西方中国学自身理论潮流的缘起及背景,在大的西方学术框架下,这些理论创新到底是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我们大多会加以忽略。因此很多研究随意将西方理论概念拿来解释中国历史现象,从而产生第二次的误读。此研究着眼于还原西方中国学的重要学术潮流在自己学术长河中的位置和角色,注重于概念在不同学术体系中的流转和重新阐发,揭示西方中国学提出这些概念的时代背景,进而对国内的历史学以及相关学科有所启发和裨益。


2008年立项的项目


1 1949年前中国学术界译介“海外中国学”篇目汇编    (已结项)

马  军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对“海外中国学”的译介和研究工作,早在晚清、民国时期便已开始,且业绩不菲,1949年以前便已发表了数千数万计的专著、译著、论文、文章等,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译介工作是中外两国学术界的一种交融,其本身也是值得探究的对象。海外中国学是海外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问题的研究,属于海外学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中国学者对海外中国学的译介,则又属于中国学术的范畴。它具有文化传播的交叉性质,是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一种回流。译介过程中的成绩和疏漏,以及若干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被译介者及其成果是否有代表性、译介水准、译介者状况、双方学者交往、发表刊物等等,都有待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课题是编一部索引,预计收录篇目一万条,总字数在30万字。全书结构以国别为经,以发表时间为纬,涉及法国、英国、葡萄牙等近二十个国家,每个国家均构成一个独立的单位,每单位内所收篇目,以发表先后为序,早至明末清初,晚至1949年。每一篇目收有篇名、责任者、期刊名(或出版社名称),卷期,版次,发表时间等。必要时,再加相关注释。


2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纂档案研究(已结项)

吴  格  复旦大学图书馆


本课题旨在利用最新获取的学术信息,引归并利用近年由中国流入日本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纂档案,从事以下诸项研究:《续修提要》编纂档案获复制抄录,将利用其书目撰者信息,编制相关数据库;利用《续修提要》编纂档案数据库,校订已有的《续修提要》总数据库并作增补;利用校订所得,复核《续修提要》整理本各提要下的撰者项,并补足原有的缺项;依据《续修提要》编纂档案,撰写有关《续修提要》编纂史、撰稿人之考订论文等。


2007年立项的项目


1 英语学界中国文学研究:分析与反思

陈引驰 复旦大学中文系


当今全球化时代,学术文化的交流、融会已成为一种事实和日益强大的潮流。而中国文学的研究,其实早已不是局限于国内学界的工作,一百多年来,中国学术的现代化进程中本已容纳了域外学术的诸多因素,它们甚至具有构成性的重要作用。就整体情况而言,日本学者的大量成果为国内学界相对熟悉。而西方中国文学研究的成绩同样不容忽视,即以晚近的事例来看,宇文所安(S. Owen)的唐代诗史研究、梅维恒教授(V. Mair)的敦煌俗文学研究、韩南(P. Hanan)的白话小说研究等,都值得充分重视,而且在国内相关研究中确实产生了积极影响。


2 铃木大拙与中国(已结项)

邢东风   爱媛大学(日本) 法文学部


研究铃木这样一位“世界性”的思想家,不可撇开中国的背景。无论就铃木的个人经历还是精神世界来说,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有意思的是,在铃木去世二十年后,当西方和日本都已对他失去了往日的热情、甚至把他看作过时人物的时候,他的一部分著作却在中国受到欢迎,他在中国的知名度以及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既远远超出了西方,也超过了他的祖国日本。此外,他的思想学说在台湾也有传播和影响。因此,铃木的“世界性”并不仅仅限于西方,只有考虑到中国的背景,才能完整地把握铃木本身及其相关的世界。

相关新闻:邢东风《铃木大拙与中国》一文发表于日本《松之冈文库研究年报》第22号


3 甲午战争以来日本的中国文献搜求研究

巴兆祥 复旦大学历史系


日本历来重视对中国文献的搜集与珍藏。17-19世纪中叶,就有大量中国典籍通过商船被运到日本。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日本国力的增长,为配合“大陆”政策的逐步推进,对中国的文化历史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的需要,日本搜求中国文献日益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