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院

交错的文化史

对于中国与周边诸国文化交涉的典籍、事件、人物进行实证的研究,并提出各自文化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主要方向有:



  • 一、日本德川时代、朝鲜李朝时代和中国清代的文化交流的实证研究。

  • 二、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近世亚洲诸国之间的传播和影响。

  • 三、作为文化交流空间的“西域”。





2009年立项的项目


1. 吐鲁番摩尼教非汉语文书研究(已结项)

芮传明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


由摩尼教徒自己撰写的大量“真正的”摩尼教文书,见于1902—1914年德国考察队在吐鲁番的四次发掘中获得的资料。文书涉及了帕提亚语、中古波斯语、粟特语和突厥语等东方语言,并且正是因为成书于重要的“丝绸之路”上,故其对于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价值不言而喻。本课题以摩尼教东传过程中所受的佛教影响为研究重点,有利于釐清东传摩尼教演变的情况,以及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亦即是说,对于探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交流、融合的细节和真相,有着很大助益。


2.  从死海古卷到敦煌遗书(已结项)

马小鹤 哈佛燕京图书馆


这一课题将探讨至今甚少为人所注意的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线索:死海古卷中的《巨人书》(The Book of the Giants)与敦煌遗书中的《摩尼教残经一》之间的联系。《摩尼教残经一》的写卷目前藏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刊布于近年来正在出版的《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东方的敦煌发现大批遗书之后四十馀年,在西方远隔万里的死海岸边,发现了另一批抄本,就是著名的死海古卷,其中有一种是《巨人书》。本课题将在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从死海古卷《巨人书》到敦煌遗书《摩尼教残经一》的传播环节。这条文化传播线索将证明,古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文化联系远比一般想象的深刻。


3. 以“出家经”为范畴的佛陀“前传”研究(已结项)

刘  震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佛陀传记产生于不同时期、地域及语言环境、部派,而且文本间具有错综复杂的继承关系。这样就造成了同一位宗教创始人的内容、风格、篇幅迥异的生平。在佛教的起源之地已经有了所谓的“集经”,而在佛教接受之地当然也有对应的作品。这些作品归根结蒂还是不会脱离古代作品的模式,称不上是一种对佛陀传的全面系统的科学考察。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意义深远,而在僧祐、道宣之后,中国有必要对西方雨后春笋般的佛传编写和研究在学术层面上作出回应。研究佛传的形成也就是研究宗教思想史,不仅可以得出宗教人物传记的创作规律,也可发现其隐藏的历史背景以及原因和方法。


2008年立项的项目


1. 东亚汉文学史              

邵毅平  复旦大学中文系  


“东亚汉文学”是古代东亚汉文化圈各国的共同文学——它一边以中国文学为中枢,一边又远远超越中国文学的范畴,还包括朝鲜半岛汉文学、日本汉文学、越南汉文学、琉球汉文学等。探讨东亚各国汉文学与各自本民族语文学的关系,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日益迫切的研究课题——可惜在东亚各国,目前都仅有国别汉文学史 ,而无“东亚汉文学史”。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学在东亚汉文化圈中的传播与被接受,也刺激了东亚各国汉文学及本民族语文学的发展。不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在东亚各国的传播与接受史,也便不能真正理解东亚各国的古代文学。虽然,最近一百余年来,东亚各国已纷纷改而接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但是中国古代文学仍是东亚各国文学血脉相连之组成部分。而对“东亚汉文学史”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东亚各国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这种历史联系。

本课题把“东亚汉文学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和界定,强调对东亚各国汉文学的研究不应该画地为牢,而是应该加强与各国“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他国汉文学研究的联系,从而摆脱目前国别汉文学史“各自为政”的局面,最终形成整合性的“东亚汉文学史”研究专著。由此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研究方法和规范,也可以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方法论基础。同时,本课题通过对“东亚汉文学史”的研究,从新的视角反观中国古代文学,看历史上周边地区如何看中国文学,增进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


2. 文学史叙述的现代转型:西学知识、日本经验与本土化进程(已结项)    

陈广宏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进入了由传统向近现代过渡的文明史转型时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扩张的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此间作为东亚社会最先接受这一影响的明治日本,又以其诸多经验,对近代中国产生了相当大的中介影响。这种世界格局下的现代化进程,是否只有西方的现代性理论一种阐释模式,就思想、学术层面而言,各民族、国家在一种共趋的历史潮流中表现出怎样的差异或特殊性,相互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它更需要通过众多领域相当具体的研究来加以求证。

本课题以中国文学史叙述的现代转型为研究对象,探讨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形成的国别文学史学术体系及相关知识,在东传过程中如何经日本吸纳、实践的示范,在中国获得移植并完成本土化,首先具有文化史的意义。由此实例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完全不同形态的观念与理论体系在传入东方社会后,是如何得到各自本土知识的支持与解释,是如何被过滤甚至误读,又如何在与各自强大传统的冲突中实现改造、融合,传播与接受各方究竟形成了怎样的思想链接。


3. 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出版与阅读(已结项)

张仲民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晚清文化市场上曾出版有大量“卫生”书籍,从其著译宗旨及所作书籍广告来看,这些“卫生”书籍主要是在塑造一种新的身体观和宣扬一种新的卫生观念及认同,鲜明体现出时人关于身体、种族与国家的建构与规训。这正表明晚清以来关于强种、现代性和民族国家的“文化想像”之勃兴态势。这种出版上的“文化政治”既是时人在回应近代以来屡战屡败的危机局势,也反映着当时知识精英在心理上的危机程度和自强意识。

本课题拟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是史实重建的资料性工作,主要是将卫生类书籍在晚清书籍市场上的大概情形和与之相关的文类描述出来,兼及一些关于生殖、性、养育类学问的“卫生”书籍。这些书籍是如何建构其与种族及国家的关系?其出版情况如何?当时的书目著作是如何看待这些书籍的?然后对这些“卫生”书籍作阅读史分析的层面,重点考察:这些“卫生”书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时人如何看待这些“卫生”书籍?这些书籍的销售情况怎样?其产生的影响如何?以及这些“卫生”书籍被当时人阅读与使用的情况,包括这些出版书籍所带来的影响。最后,将这些“卫生”书籍与当时的出版文化、消费文化联系起来,关注从书籍、书籍广告到阅读、到消费,乃至到规训大众文化这些现象出现的背景、原因,同时探讨卫生论述是如何同种族及民族主义共谋而呈现在晚清的消费表达和消费商品中。


2007年立项的项目


1. 东亚汉籍版本学辞典

陈正宏 古籍整理研究所


东亚汉籍是指古代中国及其周边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以汉语撰写、刊行的书籍。研究这部分古籍的版本,从广义上说,也就是探索历史情境中汉语文本及其载体在东亚世界的源流与影响。但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周边诸国,学界较多关注的,是以各自国别为区分的单个种类的版本学,而对于作为一个既具有文本共性又互有关联的有机体的东亚汉籍的版本学,则缺乏整合性的考察与探究,迄今也没有一部全球范围内为学界公认的综合的东亚汉籍版本学辞典问世。


2. 中日佛教交流史上的道元:一种思想史的考察  

何燕生  日本郡山女子大学短期大学部文化学科


道元(1200-1253)是日本镰仓时代的禅师,日本曹洞宗的开祖。在镰仓佛教各祖师中,道元的最大特点,在于他具有入宋求法的经验;入宋求法,对道元的思想形成以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使道元的禅思想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道元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中国禅传入日本,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道元用日文撰写了宏篇巨著《正法眼藏》,发展了独自的思想。


3.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语言文学近代转型的作用(已结项)

袁  进 复旦大学中文系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语言文化转型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语言来看,不仅是欧化白话受到传教士影响,古白话、浅近文言、文言甚至方言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传教士的影响。不仅是语法、词汇,语音的拼音系统,最初就是西方传教士建立的。从文学来看,西方传教士翻译创作过现代小说、现代散文、现代诗歌,推动了现代文学体裁在中国的建立。


4. 日本统治朝鲜时期的汉籍出版品研究(已结项)

傅德华 复旦大学历史系


朝鲜总督府自1910年10月成立,迄至1945年8月结束,期间,出版了大量的汉籍出版品。经查阅中国及部分韩国图书馆馆藏目录及相关论著资料索引,迄今为止中国、韩国、乃至日本学术界尚未见到对日本统治时期朝鲜总督府出版的汉籍出版品进行专门研究,通过韩国这个文化区域留存的汉籍文献资料,反过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传统和文化,十分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