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新 编 《感同身受——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感官与感觉》复旦大学出版社
近日,由董少新研究员主编的《感同身受——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感官与感觉》一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来自中国大陆、英国、中国台湾、比利时、法国和加拿大的16位学者的论文,探讨了感觉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两个学科领域的交叉与互鉴问题。该书收录了我院董少新研究员《“黑睛小眼”与“碧瞳深目”的对望以及关于眼睛的审美》、白若思副研究员《17-18世纪中国艺术在俄国与俄国中国风的特点》的两篇论文。
目 录
前言 1
董少新
作为感觉交流的文化交流:感觉研究中的中西文明相遇 大卫·豪斯 1
法国18世纪“景德镇神话”何以形成——一个感觉史意义上的中法文化交流的个案 孟华 18
从瓷器到人体:视像、感觉、艺术和医学 科琳娜·瓦格纳 40
盖伦论味觉与嗅觉 约翰·威尔金斯 66
灵性感知传统的延续和转变 布兰登·加拉赫 75
16-17世纪耶稣会传教艺术中的天使的形象 顾卫民 98
“黑睛小眼”与“碧瞳深目”的对望以及关于眼睛的审美 董少新 125
知识、想象与交流:南怀仁《坤舆全图》之生物插绘研究 赖毓芝 141
技贯中西:乾隆宫廷西洋画师王致诚(1702-1768)作品中的文化交流 潘夏梨 183
17-18世纪中国艺术在俄国与俄国中国风的特点 白若思 196
全球视野下的“西洋”多层木套杯与跨文化的清宫 施静菲 227
帝制晚期中国入华传教士的饮食内容 夏伯嘉 274
“美味之盐”:近代早期酱油传入欧洲史 何安娜 281
19-20世纪英国对中国性实物的收藏及其文化的解读 可飞鲨、乐怀璧 295
痰嗽之声:“通过仪式”与“社会戏剧” 庄岳 312
前 言
董少新
2014年12月初,我受邀前往埃克塞特大学演讲并商讨进一步合作事宜,期间先后与庄岳博士、可飞鯊(Kate Fisher)教授、科琳娜·瓦格纳(Corinna Wagner)教授以及当时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蒋薇等,讨论中西文化交流史(这里主要指中欧之间的交流,而不包括中国与“西域”的交流)研究的理论、方法、问题和创新等。我们都感觉,中西文化交流史或者东西方文化交流史需要从更多维度和视角加以考察,需要更积极地引入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尝试突破原有的研究框架和边界。学术研究中,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是最难的,这不仅需要全面掌握一个领域的研究发展脉络,也需要熟知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有可能使新的理论和方法落到实处,而避免成为空谈空论。从近百年的学术发展史来看,很多重大的理论突破或新的学术领域的开辟,往往都是两个或多个学科交叉的结果。于是,我们决定组织一次工作坊,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一起探讨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期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找到新的突破口。
从英国回来后,我与庄岳、蒋薇一直通过邮件商讨工作坊的主题。我们认为,与其定一个如“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这样的大题目,不如将主题聚焦到一个问题上来,围绕着这个问题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展开讨论,或许更容易讨论出新东西。庄岳长期研究中国和欧洲的园林文化,其中涉及到东西方视觉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异同;我曾研究中西医学文化交流史,关注过中西文化传统中对人身五官、感觉的认知、观念和文化的异同,以及这两种文化在晚明相遇时的表现;近几年来,我也阅读了一部分艺术史、物质文化史和视觉文化史等方面的论著,对图像、视觉文化越来越有兴趣。在各自研究的背景和基础上,我们想,是否可以以“感官和感觉”为主题来组织召集这个学术工作坊?我向多位学者请教这一想法的可行性,孟华、夏伯嘉、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约翰·威尔金斯(John Wilkins)、施静菲等教授在回信中均表示出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具有一定新意的想法。在获得他们的支持后,我们便正式将工作坊的主题定为“感同身受——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感官与感觉”。
在欧美学界,感觉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of Senses)已经发展为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它将感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社会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对其加以研究,历史学和人类学是感觉研究的基础。2014年,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康丝坦斯·克莱森(Constance Classen)教授牵头的六卷本《感觉的文化史》(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出版,该书可谓西方感觉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截至目前,这一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被介绍到中国来的不多,中国学界似乎也少有跟进。而在包括西方学者在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学界,尚未关注和引入感觉文化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图像、器物的研究,也有学者从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角度来研究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图像和器物,但这一研究属于艺术史——物质文化史——视觉文化史的发展脉络,而不是从感觉文化研究而来。当然,从艺术史发展而来的视觉文化研究和感觉文化研究中的视觉文化有较多的相类之处。另一方面,感觉文化这个较新的研究领域,以往也罕有学者介入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以比较不同文明体系中感觉文化异同,探索不同感觉文化相遇的历史。我们这次工作坊,是将中西文化交流史和感觉文化研究两者结合起来的一次尝试。
人以五官认识外部世界,五官通过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而形成五种感觉,人的大脑加工感官传输而来的感觉信息形成印象、观念和指令,来指导人的行为。如果把这里的感知对象由“外部世界”换作“异域”,即可将“感觉文化史”引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中。一个文化传统区域的人对另一个文化传统区域的认知、印象和观念,也是通过耳听、眼看、鼻闻、嘴尝和体触来实现的。在欧洲人绝少来到中国、身临其境地观察感受中国社会文化的中古以前的时代,他们对遥远中国的模糊印象和粗浅认知主要源自道听途说以及辗转而来的少量中国商品。16世纪欧洲人经海路来到中国以后,中西文化交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到中国,使中西文化交流由间接变为直接;来华西方人向欧洲反馈的有关中国的信息,数量和内容的丰富性、准确性较以前均有大幅提升;不仅如此,17世纪以后,尤其是19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亲赴欧洲,改变了中西交流主要依靠欧洲商人和传教士的局面。
也正因为如此,中西文化交流史中,有着丰富的感官感觉史内容。丝绸被大量销往欧洲,成为王宫贵族的奢侈品,难道不是因为其丝滑、华美、轻盈的品质吗?更为大宗的外销瓷器(当然也包括漆器),不仅以其外观(器型、纹饰、色彩、光泽)吸引着欧洲人的目光,也以其装饰功能和实用性改变了欧洲人的家居面貌和饮食习惯,其华润的质地也让人禁不住想用手触摸。从感官、感觉的角度来看,茶又何尝不是一种气、味兼具的商品呢?而那些有关中国的图像,无论是肖像画、服饰、园林、建筑、景观等等,在欧洲都曾经有广泛的流传;欧洲舞台上上演的《中国孤儿》、《图兰朵》等中国主题戏剧,更是五官的综合体验。在双方交流的另一个方向上,欧洲人带来的西洋画(包括西洋解剖图)在中国所产生的视觉冲击,望远镜、显微镜、眼镜等对中国人视阈的扩展、视觉能力的提升,西洋机械钟表对中国传统计时体系和观念的改变,其他如西洋乐、香水、洋酒、洋服,特别是19世纪以后陆续传入的西洋科技产品,无不改变着中国人的五官体验,从而改变了中国人的习俗乃至观念。除了这些实物外,早在明末西方天主教神学体系下的感官感觉知识已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例如艾儒略《性学觕述》、毕方济《灵言蠡勺》、邓玉函《人身说概》、赖蒙笃《形神实义》等,虽然这些知识在华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评估,但其与中国儒家思想、传统中医文化乃至传入已久的佛教思想之间的相遇和碰撞,确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内容。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这些内容,以往学界并不是没有研究,某些问题甚至已被研究得很深入。那么,引入感觉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是否能有助于提升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呢?如何将感觉文化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中西交流史的研究中?反过来,这些文化交流内容,能否为感觉文化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呢?中西文化交流领域的理论方法对感觉文化研究是否也有借鉴的价值和意义?这便是我们这个工作坊要深入讨论的核心议题。
2015年5月16-17日,来自中国大陆、英国、中国台湾、比利时、法国和加拿大的16位学者齐聚复旦大学,共同探讨感觉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两个学科领域的交叉与互鉴问题。每位学者以各自论文为基础,从学理、方法、视野、材料等方面作了阐发和讨论,与会学者在会后对各自论文又作了大幅修订。现在呈现给读者的这部论文集,就是由各位学者会议论文经修订和翻译后汇辑而成。遗憾的是,由于篇幅所限,工作坊过程中学者们的精彩讨论虽已整理成文字稿,但无法编入本文集了。与会者中,钟鸣旦先生和蒋薇博士的会议论文因有他用而未收入,但我们也有幸得到普林斯顿大学王正华教授和埃克塞特大学约翰·威尔金斯教授的授权,分别收入他们的相关论文各一篇。在这16篇论文中,有8篇原文为英文,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研究生和博士后译为中文。全书由编者统稿编次,尽量统一体例,对明显的文字疏漏作了订正。因部分论文所讨论的时段超出“近代早期”,所以本论文集标题改为“感同身受——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感官与感觉”。由于编者学识有限,全书一定还存在不少需要改善之处,祈请学界批评指正。至于本论文集是否达到了工作坊的预期目标,是否对学界在理论方法上有所启发,我想还是请读者亲自细读各篇论文吧。
最后,我们要向主办此次国际工作坊的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表达诚挚的谢意。本书的出版亦由该中心资助。本次工作坊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和埃克塞特大学文学院合作的成果之一,这里也向这两个学术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双方的合作继续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