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研究”是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批准、文史研究院主持,并得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支持的硕士、博士招生项目。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关于“亚洲”或者“东亚”的研究逐渐发展,许多著名大学越来越趋向不再区分中国研究、朝鲜研究、日本研究、伊朗研究或印度研究,而是进行交叉的或综合的“东亚”或“亚洲”研究,同时,原来严格的学科界限,如历史、文学、哲学也在逐渐淡化,传统的“中国研究”也由于“从周边看中国”的理念而研究视野被扩大。因此,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在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支持下,于2011年起,开设“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研究”博士方向,这将是一个综合性的、贯通古今与中外、具有前瞻意味的博士培养计划;并于2013年起,招收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以培养专业基础更扎实的、连贯性较强的亚洲研究方向的学生。这一项目将兼收国外与国内的学生(国外研究生需要首先通过汉语等级考试),培养具有对亚洲历史与文化有综合知识,可以从事多方面亚洲研究的人才。并且逐渐使研究生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较好的语言和文献能力,明确的问题意识,对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宗教、艺术和历史有较专门的知识。
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不仅拥有多名可以用中英文双语教学,研究范围自西亚、中亚、印度到中国、韩国和日本,研究领域从艺术、宗教到历史的学者,并且将会有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参与教学。本项目的基本课程,将包括“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亚洲物质文化与艺术史”、“亚洲诸国的历史、宗教与思想”以及“有关亚洲的文献概述”、“国外亚洲与中国学的研究”等。
目前,“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研究”博士方向招生的导师四人,分别为:葛兆光教授、李星明研究员、董少新研究员、刘震研究员。
葛兆光,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首任院长,现任文史研究院教授、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史。著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等,论著曾译成多种外文,并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第一届长江读书奖、第三届与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
吴玉贵,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文献学、中古北方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主要论著有《资治通鉴疑年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唐书辑校》(中华书局,2008年)、《突厥第二汗国汉文史料编年辑考》(中华书局,2009年)等;合著有《西域通史》(承担隋唐部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西域文化史》(承担隋唐部分,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和《唐代文化》(承担中外关系史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译著有《中亚史纲要》([美国]汉布里主编,商务印书馆,1994年)、《撒马尔罕的金桃》([美国]薛受华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等。
李星明,东南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及美术考古。目前主持8卷本《中国陵墓雕塑全集》(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的组成部分)的编撰工作,该全集正在陆续出版;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隋唐墓俑艺术研究》。专著《唐代墓室壁画研究》2007年入选中国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009年获第五届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主编《中国陵墓雕塑全集·4·两晋南北朝》2008年获第二届中华优秀读物图书提名奖。
董少新,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外关系史、中国天主教史、明清史、东亚海域史、科技史等。著有《形神之间——早期西洋医学入华史稿》、《朝天记——重走利玛窦之路》(合著)等;译著《伯驾与中国的开放》;编著《西文文献中的中国》;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约50篇。曾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2011年)、上海市社科新人奖(2012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3)等。
刘 震,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甘地和印度研究中心主任。德国慕尼黑大学印度藏学系博士,掌握梵语、藏语、巴利语等多种专业外语。研究领域为印度大小乘佛教,印、藏、汉佛教文献比较以及梵语写本,吠陀文学和吠陀宗教。著有《禅定与苦修——关于佛陀传原初梵本的发现与研究》、《< 赞法界颂>校勘》及20余篇论文。
“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导师包括文史研究院许全胜、朱溢、邓菲、白若思、朱莉丽、张佳、王鑫磊、段志强等副研究员。
许全胜,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史与近现代学术文化研究。
朱 溢,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主要从事唐宋史、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和礼学思想的研究。
邓 菲,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英国牛津大学东方学系博士。主要从事宋元美术考古与物质文化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图像、空间与丧葬文化、视觉艺术中的复古维新、物质文化资料所体现的文化互动等。
白若思,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学士(2004)、硕士(2006)、副博士(2009),专业为中国语言文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博士(2010)。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说唱文学、中国宗教与社会史(宋至清代)、中俄交往与文化交流史(17世纪至19世纪)。
朱莉丽,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山东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中日交流史。目前的研究方向为明清时代的东亚商贸、文化交流以及明清来华外国使节记录中的中国形象。
张 佳,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2004),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2007),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2011)。主要研究领域为明代社会文化史,目前正在进行元明社会文化转型以及明前期中朝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
王鑫磊,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任副研究员,并曾先后兼任院长学术助理、科研秘书等职,现兼任文史研究院教授会议秘书。目前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明清时代中韩文化交流史、韩国汉文文献等。
段志强,武汉大学管理学学士,清华大学历史学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近世思想文化史。
招生数量:博士生4名,硕士生5名。
报名注意事项:提交书面材料时,请在封面上注明“报考文史研究院‘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研究’项目”。其他一切材料和程序均与历史系招生选拔办法一致。详见复旦大学研究生院(http://www.gsao.fudan.edu.cn)发布的复旦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联系人:肖军老师,55665284,xjfd@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