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院

江浙沪美术考古青年沙龙第一次讨论会“壁画专题”纪要

  2016430日,江浙沪美术考古青年沙龙第一次讨论会“壁画专题”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2801会议室召开,来自苏州博物馆的程义副馆长、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邓菲副研究员、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李晨老师、河西学院李慧国老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博士生张书彬和文史研究院的四位博士研究生庄程恒、杨洁、谢一峰、邵小龙共同参与了此次报告会。文史研究院副院长李星明研究员也全程参与了此次讨论会的全部议程,并担任圆桌讨论环节的主持人。

  程义博士的报告主要围绕“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唐宋壁画墓之比较”的问题展开,从宏观上探讨了在社会文化和政治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大背景下,墓室壁画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在唐宋变革的讨论方面,历史学研究已经取得很多重要的成果,考古学之分段分区的微观研究也积累了相应的素材。把这二者结合,一方面可能会更好的理解唐宋壁画间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直观的图像来解释和补充抽象理论。二者互相发生,相得益彰,使历史的形象更加具体,也使图像的历史背景更加清晰。由此,程义又进而提出了以下几个值得特别注意的方面:1)唐宋变革的观念;2)图像的比较;3)文献的使用;4)数据统计;5)图像的考释。总而言之,唐宋壁画墓所表现出的种种差异和变化,只有置于唐宋变革视野中,才能获得更加准确而自然的理解。

  而在庄程恒的报告“陶魂铸魄——桂阳刘家岭宋墓的南北二斗图像与宋代炼度观念”中,他则将对于唐宋墓葬壁画的思考从宏观引入微观层面,展开了对于宋代墓葬图像程序的个案研究。湖南桂阳刘家岭宋墓,是近年发掘壁画保存较为完好的北宋晚期墓葬。该墓南北两壁绘北斗、南斗的人格化形象及婴戏、乐舞、日、月等图像,构成引魂神仙场景,是目前唐宋墓葬所罕见的题材。庄程恒的研究,通过对唐宋以来墓葬南斗、北斗形象的考察,结合道教科仪对南北二斗的崇拜,认为此类图像与宋代水火炼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后室人格化形象的南北二斗与其并存青龙、白虎、婴戏、乐舞、武士,最终构成了道教南宫炼度受生转化成仙的神圣空间。它们与前室的礼仪空间组合,从而完成了让死者亡灵超凡入圣的转化。

邓菲博士的报告依据宋金墓葬中与宗教信仰相关的图像题材,提出了对“升仙与超度——宋金墓葬中的道释图像解读”的一系列思考。该报告通过分析北宋中后期豫中、豫西以及金代晋东南等地砖雕壁画墓中的道释场景,尝试对相关的视觉资料进行释读,以理解道释题材的图像组合及其背后承载的内涵。根据邓菲的看法:以往的研究更多地将这些图像视为墓葬中的“宗教因素”,认为它们反映了不同宗教信仰对于墓葬艺术的影响,然而这种表达方式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相关图像与宗教之间的具体关联,也很少考虑到墓葬艺术接纳和采用死后观念、信仰的主动性。报告主要从三类道释图像的组合出发,探讨孝子画像与升仙题材、过桥图像与送葬做法场景、涅槃图与杂剧表演在宋金墓葬中的具体意义与功能。对于上述画面的表现形式与内涵的理解,既要考虑到题材本身的宗教属性,也需关注图像的组合关系、表现的载体与环境。以图像组合为切入点,也许可有助于我们理解宋金墓葬艺术中隐藏的视觉意涵及空间逻辑。

杨洁的报告将视线转向元代关中地区的西安韩森寨壁画墓。该报告在对墓葬发掘及资料整理、结构和壁画保存情况和相关研究进行详细梳理之后,将问题的核心导入了对此壁画墓的图像解读方面。具体而言,该报告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墓室壁画进行了解读:其一,在与宋金元时期墓葬壁画的比较中还原M1毁损的壁画部分,并探讨画稿来源、流传及选择使用的情况;其二,从M1的墓葬形制及砌筑方式探讨修茔工匠的技艺来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杨洁在此报告中,还特别采用了雷德侯有关中国艺术中存在的“模件化”现象的讨论,从而为此类墓葬壁画生产程序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解释维度。而其对于墓室穹窿顶修砌方式的讨论,则将墓葬形制的变化与元代伊斯兰风格的方室穹窿顶建筑勾连起来,揭示出回回工匠和汉人工匠建筑技术交流的可能性和影响。

  下午的讨论开始,谢一峰的报告“时间的视觉化:吴彬《岁华纪胜图》再考——兼论韩休墓的回环式图像程序”,详细考辨了明末吴彬所绘之《岁华纪胜图》与唐末五代韩鄂所撰《岁华纪丽》之间在题名、内容、逻辑结构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并从今本《岁华纪丽》的刊刻时间等方面强调了吴彬看到此书的可能性。这一六百年后的回响,体现出图像与文本之间超越时空与媒介的互动,也为辽庆东陵四季山水壁画的解读提供了新的维度,从而对目前的四时捺钵说提出挑战。而在韩休墓壁画的解读方面,该报告则结合其方位,将墓室东壁之乐舞图、西壁棺床西侧之树下老人图和北壁之山水图纳入一个持续推展的图像程序中进行解读。从东面阴阳交泰的乐舞图开始,经过一个超越域限的仪式过程,韩休夫妇得以通过墓室西侧仙真的接引和陪伴,成仙体道,最终徜徉于山水之间、仙真之境,实现其对于此岸世界的超越。

  张书彬的报告 “神圣舆图:敦煌五台山图的时空逻辑与视觉呈现”,则以敦煌石窟五台山相关视觉材料(特别是莫高窟61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敦煌经变画传统、敦煌五台山文献、文本和图像的想象空间、仪式空间和神圣导引等内容,探究莫高窟61窟《五台山图》通过何种时空逻辑和视觉设计呈现五台山的视觉现场。而在另一方面,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该研究着眼于《五台山图》的神圣导引作用,讨论求法朝圣之途如何被视觉化,如何呈现信众对于清凉圣境的理解与感知。值得注意的是,该讨论还试图关注佛教在东亚范围内的视觉传播模式,体现出了颇为宏阔的研究视野。

  邵小龙的研究以“化成四方:试析元明时期山西神祠壁画中的奉宝场景”为题,选取洪洞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新绛益稷庙和汾阳圣母庙三处元明时期山西神祠的壁画为研究个案,讨论其中所表现的奉宝场景的内容、特征、意义和来源。所谓奉宝主要指壁画中相关神祇,特别是其身边的侍从手中持有宝物的情景。这些神祠壁画中出现的献宝者和持宝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江海河渎的神祇及其身边持宝的侍从可以归为一种类型,其他奉宝的神祇或蛮夷及其二者的侍从则形成另一种类型,第二种类型中的侍从可具体分为具有异域特征的侍从和其他侍从。根据他的看法,这一边缘场景,与神祠壁画上的所有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表现主要神祇的影响、威严和神圣性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烘托和渲染作用。边缘一旦不复存在,中心的特殊意义也难以有效凸显。

最后,李慧国博士关于张掖大佛寺《西游记》壁画断代的讨论。大佛寺卧佛殿《西游记》壁画的创作年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但众说纷纭,并无定论,大体可分为“早出说”(元末明初)和“晚出说”(清代)两派。该报告从五个方面进行深入考证:一,对国内取经图像的演变脉络进行梳理,发现明代以前“唐僧取经图像”中师徒四人一马的排列形制、与八戒的形象以及三位徒弟的兵器都未完全成熟定型,因此,大佛寺壁画至少不是明代以前的图像。二、与明代《西游记》版刻插画的比对结果发现该壁画与“阳至和本”、“世德堂本”有多处相似,尤其与“李评本”雷同,以其为粉本,则壁画的创作年代不早于明末。三、与《西游记》小说演变版本的故事情节比对结果得出壁画应该是“世德堂本”或百回本《西游记》的衍生物。四,与甘肃境内取经壁画在分格、形式上的比对结果得出大佛寺壁画线、皴并用且描绘细腻的风格及连环画式的大型组画形式倾向于清代谱系。五,对重修大佛寺碑、牌铭文的考证,推断大佛寺壁画当不早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以一系列细密而严谨的论证支持了“晚出说”,将壁画断代锁定为乾隆十年至十二年。

而在圆桌讨论环节中,与会学者们各抒己见,再次对全天报告中一些重要的问题,如唐宋变革、四时捺钵体制对于辽庆陵四方四季山水图的影响、墓室壁画之粉本研究的可能性、墓葬研究中宗教元素的研究方式、“阈限”理论在墓葬图像程序解读中的应用等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李星明研究员从总体上肯定了各位报告人在方法论上的多元倾向,认为从唐宋变革的角度来讨论唐宋壁画墓,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在个案研究的层面,将墓室壁画图像与宗教文献(如道教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也为此类墓葬的深入解读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性。而在墓葬图像的解读方面,如何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尤其是注意到观念层面的空间,也是研究墓葬的一个永恒主题。邓菲副研究员回顾了该研讨会的缘起与设想,提出此次会议以“壁画”为主题,一方面是将壁画作为一种形式、材质和媒介进行探讨,另一方面也将壁画视为一种连接宗教、墓葬与艺术的形式,通过这一主题的讨论可以展开对墓葬、宗教艺术的图像程序和意图的解读。

  最后,经与会人员商议决定,江浙沪美术考古青年沙龙第二次讨论会“造像专题”将于2016年秋季于中国美术学院举行,希望这种讨论形式可以继续下去,更好地促进青年学者间的交流与学习。

整理人:谢一峰


发布时间: 2016/05/18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