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学术讨论会
科技史、思想史、文化史的分野与融合
——艾尔曼(Benjamin Elman)教授荣退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5年12月28-29日
会场: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多功能厅
主办: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
协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发言:每人15分钟
评议:每场10分钟
开放提问及讨论:每场30分钟
第一天 12月28日
8:30—8:40 欢迎致辞 金光耀(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8:40—9:40 主题报告 主持: 金光耀
章 清(复旦大学历史系,代表复旦大学)
晚清士子的“阅读世界”
何 俊(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代表友人)
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知识观念
吕妙芬(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代表学生)
夫妇之伦:明清儒者的论述与实践
9:40—10:10 艾尔曼教授讲话 主持:吕妙芬
艾尔曼教授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及与中国学界之关系
10:20—12:00 第一场:经学与经学史 主持:吴 格 评议:黄爱平
汤志钧(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从“家学”到“显学”:清代经今文经学的复兴与和珅专权
徐立望(浙江大学历史系)
晚清今文经学复兴的“和珅”因素:兼论嘉道之际常州区域文化兴盛的原因
张寿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十九世纪传统经学的知识扩张与典范转移:从“六经”到“二十一经”
蔡 亮(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美国圣母大学历史系)
有大臣之志:以政治家与官僚的概念框架解读儒生文吏之争
14:00—15:40 第二场: 科学与知识 主持:张寿安 评议: 陆敏珍
韩 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南明使臣卜弥格的中国随从:教徒郑安德勒史事考释
金永植(韩国首尔大学)
Complementing the Confucian Scientific Tradition with Western Science:
Xu Guangqi’s Slogan and the “Scientific Burulun 补儒论”
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申报>与戊戌维新之前日本新名词在华早期传播》
曹南屏(复旦大学上海史国际研究中心)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清代科举的知识规划与士子的知识养成
15:50—17:30 第三场: 星占与天文 主持:金永植 评议:韩 琦
David W. Pankenier班大为(Lehigh University 美国理海大学)
Weaving Metaphors and Cosmo-political Thought in Early China
水口干记(日本藤女子大学文学系)
关于传到日本的术数书、占书
游自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敦煌写本P.2683《瑞应图》新探
赵 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宋代天文管理探论
第二天 12月29日
8:40—10:20 第四场:信仰与生活 主持:张仲民 评议:水口干记
夏 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范式引导与记忆整合:魏晋南北朝日常生活史建构设想
韦 兵(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发奇伟之事于经常之中”:从四川佛教风尚与唐宋思想转型看谯定《牧牛图诗》
张丽山(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日本受容中国文化的重层性:以长崎墓地“土公神”为例
孙英刚(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大雁塔为什么叫“雁塔”:从健陀罗到长安
10:30—12:00 第五场:生活与博物 主持:吕妙芬 评议: 游自勇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山药考
潘玮琳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
国际网络·地方产业·宗教消费:中西视界下的近代江浙锡箔业
张仲民(复旦大学历史系)
表达和实践之间:清末戏曲改良运动的再检讨
14:00—15:40 第六场: 家族与国族 主持:于赓哲 评议:黄兴涛
黄爱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清代理学家方东树家训及其思想探析
陆敏珍(浙江大学历史系)
重写世界:宋人从家庙到祠堂的构想
杨瑞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
“同胞”与“睡狮”:近代中国国族想象的日本渊源
15:40—16:40 圆桌讨论 全体与会学者 主持:艾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