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鸿坤(Bony Schachter)《〈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第一品译注》,《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第62卷第一号,2014年12月。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第一品译注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结构和内容,并提供该道经第一品的译注。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玉皇”的简史,指出六朝时期文献中“玉皇”一词可代表若干不同的神灵,而自宋朝以来,作为诸神之主的“玉皇”,在不同的文献的语境中,逐渐展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特征。第二部分讨论《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接受史,并强调所谓的“扶乩”仪式在阐释该道经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译本所提供的注释,论文试图将《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文献脉络加以梳理,并在附录中明确指出该道经的不同文献层面的来源和年代。
2.李鸿坤(Bony Schachter)《帝王隐喻之外:由社会史的角度看〈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内容和接受史》,《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英文,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第60卷,2015年1月。
帝王隐喻之外:由社会史的角度看《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内容和接受史
[内容提要] 本文初步探讨了《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内容与接受史。目前,有关《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探讨,局限于成书年代和问世背景的问题。据今人的考证,《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属于南宋、七曲山文昌崇拜的道经,其最早版本应是1218年、以金人侵入四川为历史背景的版本。本文主张《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内容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本文详细分析该道经的内容,指出它是为了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而设计的。《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内容主要涉及若干承诺和威胁,以及基于这些承诺和威胁所主张的各种仪式化的行为(ritualized behaviours)。《高上玉皇本行集经》里所描述的仪式化的行为,建立起宗教经典的使用者(scriptural user)与宗教文本之间的关系,而历代的编者通过各种灵验故事来强调或否定这种关系的可靠性和神圣性。笔者介绍了非道教读者对《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所做出的种种反应。据笔者的考证,道教、佛教、天主教各种文献指出,明清以来,玉皇的身份曾经变成为各方激烈争论的对象:佛教徒认为玉皇只不过是帝释天的化身;道教徒认为玉皇既可以理解为燃灯佛,又可以视为儒教祀典中的昊天、上帝等神灵,但绝不能与帝释天等同;天主教徒则坚决反对“玉皇为耶稣、玉皇为神”之说。从《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接受史也可以看出,在明清时期,该道经曾遭遇到佛教界和在华天主教界的严厉批评。本文拟解释这些冲突的原因所在,并且提出这些冲突与《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论点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宗教 仪式 道教 玉皇 《玉皇经》
3.谢一峰《南宋道教研究述评》,载傅飞岚(Verellen, Franciscus)、黎志添:《道教研究学报:宗教、历史与社会》(第六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35-363页。
南宋道教研究述评
[内容提要] 本文拟以南宋的道教研究为限,兼及北宋后期的道教研究,尽可能汇集中、日和欧美学界的研究成果,以期对这一阶段道教的研究史和最新的趋势进行一较为系统的梳理。本文并着重评介道教和政治,尤其是国家祀典的关系;士人、僧人和道教的互动与三教合一;道派、道士、道法;道教圣地与区域性研究;和道教艺术五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南宋、道教、国家祀典、道派、道教地理
4.谢一峰《天下与国家:试论南宋初年五岳祀典双轨体制的形成》,《史林》2015年第1期,第37-45页。
天下与国家:试论南宋初年五岳祀典双轨体制的形成
[内容提要] 南宋初年的五岳祀典体系从一开始的五岳四海四渎体系,演变成为五岳四海四渎和南岳东海南海南渎的双轨体制,经历了一系列复杂和曲折的变迁过程。在此期间,宋廷似乎已经从事实上承认了北方领土的沦丧,却仍旧保持了一种天下一体的愿景,在国家和天下的两难困境间徘徊。
[关键词]南宋;五岳;南岳;双轨体制
5.谢一峰:《跨文化触媒与错落式对接》,《读书》2015年第2期,第40-48页。
跨文化触媒与错落式对接
[内容提要] 总体来看,彭书之特点和贡献,绝非上述两点所能涵盖。根据笔者在之前所撰写的一篇书讯中的总结,概之有三:一者目极于东洋,不限于华夏之内部,而有跨国之眼光;二者入室而操戈,不宥于外在之考索,而察弦外之意涵;三者沟通于今古,不流于皮相之陈述,而具了解之同情。对于第一点,上文中已经有了很多具体的阐述;而在入室操戈、沟通古今的方面,彭书所做出的努力也相当值得肯定。治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便是内史与外史的会通。这本书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如其对于章太炎所论谶纬、《周易》等内容的讨论,便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意义上近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范畴,体现出一种“通古今之变”的学术追求。以章氏所著的《绝颂》和《通谶》篇为例,其讨论的问题,虽然是《诗经》中的雅颂与汉唐时代的谶语,却并非一味同古人过不去,而是有其特定的对手方与不便直言的当下关怀。这些弦外之意,又何尝不是古今之间另一种有趣的错落式对接呢?
6.谢一峰《重访宋徽宗》,《读书》2015年第7期,第40-48页。
重访宋徽宗
[内容提要] 在有宋一代的三百年历史中,徽宗无疑是一位最具争议性的君王。一方面,南宋以降的士人和史家,无不对其弊政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表现出最激烈的批判 ;而在另一方面,徽宗本人超凡卓绝的艺术造诣及其对于艺术和艺术家们的巨大支持,也成就了其在中国艺术史上不可磨灭的功勋。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学术界对于这位传奇帝王的研究虽可谓甚为宏富,却多是专题性的讨论,而鲜有传记式的全面梳理。
7.谢一峰:《评Shih-shan Susan Huang, Picturing the true form: Daoist Visual Culture Exchange in Traditional China(图画真形:传统中国的道教视觉文化)》,《汉学研究》,第三十三卷第二期,2015年6月,第267-274页。
8.谢一峰:《“佛道”与“道释”——两宋画目、画论中佛道次第之变迁》,《二十一世纪》2015年8月号(总第150期),第11-28页。
“佛道”与“道释”——两宋画目、画论中佛道次第之变迁
[内容提要] 本文以《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继》和《宋中兴馆阁储藏图画记》等文献为中心,考察两宋画目、画论中佛道次第之变迁。《图画见闻志》中佛先道后的分类和编次方法,在《宣和画谱》中被道画的全面优势所取代;《画继》和《宋中兴馆阁储藏图画记》对于《宣和画谱》中佛道次第的因变,则体现出两宋之际道教发展的复杂图景。这种极具戏剧性的复杂变化,为我们讨论两宋之际的宗教格局及其与艺术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也为思想史、宗教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史料资讯。
[关键词]两宋;佛道次第;《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继》
9.谢一峰:《什么可以作为一种宗教传入某地的标志?》,载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亚洲研究集刊》第七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255-261页。
什么可以作为一种宗教传入某地的标志?
[内容提要] 什么可以作为一种宗教传入某地的标志,近年来一直为学界所不断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佛教入华、基督教在东亚的传播和道教在日、韩的传播为例,认为一些宗教因素,无论是故事、个别经典还是图像造像的传入,都未必标示着一种宗教的传入;一些掩藏在其他宗教文字背后的语汇,也未必不能掩盖其背后十分成熟的宗教管理系统。有关宗教传入问题的讨论,应是系统性的。
[关键词]佛教;道教;基督教;器物组合
10.谢一峰:《唐宋间国家投龙仪之变迁》,载姜锡东主编:《宋史研究论丛》(第十六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12-230页。
唐宋间国家投龙仪之变迁
[内容提要]本文全面梳理了有关宋代国家投龙活动的相关史料,尤其注重分析其在空间分布与行文方式上的特点,并将其与唐代的情形进行对比,以期在此过程中揭示出唐宋间国家投龙仪之变迁。一方面,是五岳投龙仪式的衰减;另一方面,则是投龙处所的进一步“道教化”。这两个新的趋势,共同构成了宋代国家投龙活动的新面向。
[关键词]道教;投龙;国家祀典
11.【美】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著,孙齐、田禾、谢一峰、林欣仪译:《道教研究论集》,上海:中西书局,2015年8月。
12.邵小龙《法垂远人:略论元明时期山西神祠壁画中的异域侍从》,《美术学报》2015年第2期,51-61页。
法垂远人:略论元明时期山西神祠壁画中的异域侍从
[内容摘要]在山西保存有许多元明时期的神祠壁画,这些壁画不仅描绘了诸多的民间神祇的形象,而且对神祇身边的一些侍从也有表现。通过与这一地区其他佛寺壁画的相关内容加以比较,我们可以进而确定壁画中所表现的侍者皆来自域外。在中国古代的宗教图像里,其中出现的域外侍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这类包含了异域人物的宗教图像也被作为一种传统,这一传统可能起源于唐代,甚至更早。
[关键词]山西 元明时期 神祠壁画 域外文化
13.邵小龙《黑水、长人与不死民——略论战国秦汉时期月氏、乌孙与塞人的融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早期丝绸之路暨早期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4年,89-96页。
黑水、长人与不死民——略论战国秦汉时期月氏、乌孙与塞人的融合
[内容摘要]《天问》中的“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可能都是针对同一问题,其中所记载的黑水长人和不死民也都与河西地区有关,这些长人的皮肤多为黑色,其原因是印度的黑色人种通过与月氏、乌孙和塞种的融合,使这一肤色的种族不断向东迁移,同时缘起于古波斯人的不死文化,也通过塞种人与印度人、月氏人和乌孙人的传播,逐渐在河西走廊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天问》 河西 西域 文化交流
14.邵小龙《再论博山炉的起源及其他相关问题》,《全球地域化视角下的亚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131-141页。
再论博山炉的起源及其他相关问题
[内容摘要]关于博山炉的相关问题,过去已有许多研究成果,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讨论。目前所见的两种类型的汉代博山炉,各自的起源都不相同。博山的形象,不仅象征求仙和长生,也代表了死者期望通过山岳到达天界。博山炉的鸟形饰件,在中国古代信仰体系中有特定的涵义,也可能是外来文化影响下的产物。
[关键词]博山炉 起源 信仰 中西文化交流
15.劳费尔(Berthold Laufer)著,邵小龙译《中国和欧洲的鸟形车》,余太山、李锦绣主编《欧亚译丛》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15年,188-200页。
16.邵小龙《王梵志出生故事考论》,樊锦诗等编《丝绸之路民族文献与文化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15年,536-542页。
王梵志出生故事考论
[内容提要]王梵志虽然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然而史料中对其出生的记载却甚为离奇神异。有关王梵志出生的故事大约产生于隋唐时期,这些故事虽然与中印文化中的记载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并不能证明这一故事完全是隋唐时期中印文化交融之下的产物。
[关键词]王梵志 出生 敦煌 中印文化交流
17.于薇《东亚视野下的唐馆、兰馆屏风 ——动物表现与世界想象》,《北方美术》 2015年05期
东亚视野下的唐馆、兰馆屏风 ——动物表现与世界想象
[内容提要] 本文关注日本江户时期(1603-1867)以长崎海港“唐馆”和“兰馆”为主题的一组系列屏风画作品。首先,对二者画面内容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它们在一致的构图与设计之外,又在场景细节上做以不同处理,尤具代表性的是画面中对“动物”的表现。进而,参照江户时代与长崎唐通事有关的历史文献,以及其他史料中的相关记载,揭示“唐馆”与“兰馆”的图像化过程,不仅是对一段史实的视觉化呈现,更体现了江户时期的日本人对世界的渴望与想象。
[关键词] 唐馆 兰馆 珍禽 家禽 国族想象
18.庄程恒《庆堂与净土——晋南金墓中的婴戏图像及其双重信仰》,《美术学报》2014年第4期,页21-30。
庆堂与净土——晋南金墓中的婴戏图像及其双重信仰
[内容提要]婴戏图像是金代墓葬的重要装饰主题之一,通常以童子戏花、童子戏绣球和儿童乐舞(社火表演)等形式出现在墓葬的各个装饰部位中。本文试图以晋南地区金代墓葬为中心,将婴戏图像置于墓葬整体空间中进行解读,探求它与仿木结构、墓主像之间的关联,并结合当时世俗阶层对死后往生净土和子孙昌盛的双重诉求,讨论金墓装饰中的双重信仰。
[关键词]婴戏图像;墓葬装饰;莲花化生;仿木结构;净土
19.庄程恒《新中国画家笔下的异域与友邦——关山月波兰写生系列作品回顾》,《西北美术》2014年第3期,页85-88。
新中国画家笔下的异域与友邦——关山月波兰写生系列作品回顾
[内容提要]建国初期伴随着刚刚起步的新中国的外交需要而展开的一系列文化交流,使得许多画家得以涉足海外,领略异国风情,并诉之笔端,从而产生了一大批以描绘国外风光、反映异域民俗、生活等方面的美术作品。关山月(1912-2000)在20世纪50年代的波兰写生对探讨20世纪中国画笔墨语言和异域题材的表现具有独特的学术意义。故此,本文将试图对现存作品的主题分类入手,考察关山月波兰写生系列作品,探究画家如何站在一个国家立场上反映友邦风貌。
[关键词]关山月;波兰写生;异域;中国画;笔墨语言
20.杨洁《陕西关中蒙元墓葬出土陶俑的组合关系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15年4期
陕西关中蒙元墓葬出土陶俑的组合关系及相关问题
[内容提要] 20世纪以来陕西地区蒙元墓葬的发现与发掘,出土了一批灰黑色胎质的随葬陶俑,从已知的数量规模上来看,其在陕西地区蒙元墓葬的随葬明器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有别于蒙元时期其他地区墓葬的文化特征。本文以陕西地区蒙元纪年墓葬中出土的陶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出土陶俑的梳理归纳进行类型分析,并结合文献图像资料中蒙元时期发式、服饰等研究成果,对其分类描述,以作为下一步对陕西地区蒙元墓葬随葬俑群形成文化背景及其组合关系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陕西地区 蒙元陶俑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