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院

小型学术研究会(97):秦汉贵族墓列瓣纹银盒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新启示

文史研究院小型学术研究会(九十七)   

倪克鲁 (Lukas Nickel)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中国艺术史和考古学  教授 

讲者简介

海德堡大学博士,现为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中国艺术史和考古学教授,所授课程为古代中国艺术史和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交流。曾任教于瑞士苏黎世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古代中国、亚洲和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其论著和研究课题涉及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秦汉墓葬艺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以及希腊艺术对秦代中国雕塑的影响等。在苏黎世大学任教期间,策划了名为Return of the Buddha (佛陀的回归)的关于中国山东青州龙兴寺发掘的佛像雕刻在海外的首次展览,该展览于2001-2004年期间先后在柏林、苏黎世、伦敦和华盛顿等地各大博物馆展出。

 

时间:2015511日(周一)15:00-17:00

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801报告厅

 主持:李星明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

报告内容

倪克鲁教授的讲演从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个银盒讲起。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件银盒,盖身相合呈扁球形,盖子和盒身上采用锤牒工艺制成对向交错的蒜头型凸纹。这种工艺、纹饰与造型是古代西亚波斯银器的特点。考古资料表明,同类型银盒已在中国发现至少8件,分别出土于山东、安徽、浙江、广州和云南等地。传统上认为此类银盒来自西方,但倪克鲁教授并不赞成这种说法。倪克鲁教授从南越王墓银盒的制作工艺,以及带叶瓣纹饰在中西方不同金属器物上的使用情况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出土的此类银盒可能为在中国境内制造的观点,推测这些银盒的产地可能在秦汉政治文化中心咸阳或长安地区。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15/05/08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