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文史讲堂(第89场)
考古发现的图像(绘画)及其功能和性质
杨晓能
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
美国国家美术馆高级客座主任
时间:2014年12月11日(周四)18:30-20:30
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801报告厅
主持:李星明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
讲者简介
杨晓能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华盛顿大学美术史和考古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坎特视觉艺术中心亚洲主任、美国埃德加·斯诺基金会董事。主要研究侧重从考古发现出发释读中国文化艺术,著有《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辉煌考古成就》(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Archaeology: Celebrated Discoveries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国历史的新思维:二十世纪中国考古学》(New Perspectives on China’s Past: Chinese Archaeolog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等。
内容简介
近百年的考古发掘使大量的图像遗存重见天日,其中包括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美历代绘画。这些主要出土于古代墓葬的画作,不仅填补了历史空白、使重建中国视觉艺术史成为可能,而且形象地揭示了当时文化习俗、宗教思想、礼仪生活以及审美意识的变迁。由于这些图像资料的出土地点明确,亦为确切理解这些图像的功能和性质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本讲座以墓葬出土的历代重要绘画为主、其他的视觉材料为辅,分析这些出土资料蕴藏的信息,探讨墓葬视觉媒介的原有功能和性质,反思和挑战目前学界流行的观念,提出艺术史和考古学研究的新课题。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