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打开中国:17世纪两部荷兰戏剧中的明朝之亡
古 柏(Paize Keulemans)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助理教授
[摘要] 本文以“开放”(openness)一词(及其反义词)在17世纪明亡记录中反复出现的不同形式为中心,考察了17世纪荷兰的“公共”观念。通过广泛阅读有关明朝崩溃的各种文本——耶稣会士的记载、荷兰东印度公司旅行日志、报纸中的新闻报道、Johan Blaeu制作的地图集,尤其是发表于1667年的两种剧作,显示在17世纪知识生产的各个领域中都特别凸显“公共”或“开放”这个概念:地理学著作将羽翼渐丰的荷兰描绘成一个向海洋开放的国家(与封闭陆疆的中国相反),神学论著强调与上帝的公开交流(与沉浸于迷信中的中国相反),而经济论著强调开放的贸易(与中华帝国抱守财富相反)。通过研究这些文献,揭示出中国在欧洲构建“开放”的自我形象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指出通过强调“开放”,荷兰文献记录是如何阻止了“新闻”传播的其他可能形式的。其中最典型的是有关明朝灭亡的中文记录中所使用的流言、杂录、野史和戏剧等文学形式。
[关键词] 东方主义 17世纪 荷兰 中国 戏剧
栏目【主持人的话】
葛兆光
有人形容“全球史”说,最初的世界就如同一桌没有被球员击打的散乱台球,各种文明有如五颜六色的台球,散布在世界各个区域。但是到了某个时候,仿佛有一个球被球杆击中,于是,突然满桌子的球你撞我,我撞你,在各个文明的彼此撞击中,全球终于被连成一体。这个时候,“静止的、自在的全球史”就变成“联系的、影响的全球史”。古柏(Paize Keulemans)教授在这篇《向世界打开中国:17世纪两部荷兰戏剧中的明朝之亡》中描写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就是一个世界处于急剧变动中的历史时刻。在这个时刻,一方面人类视野中的世界变得更大了,眼睛看到了更远的角落,但另一方面在这个变大的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再是遥不可及。因此,虽然需要九个月的航行才能到达中国,明王朝终于灭亡的这件事情,也成了“风从另一个世界带来的传闻”,并且还由于印刷术的普及和出版物的流行,使这个新闻成为欧洲人所谓的“第一个全球性新闻事件”。
如果说,在这之前的很多事件也是“全球性的事件”,那么正是在这个时候,事件才成为“全球性的新闻事件”。航海技术、商业需求、印刷技术和书籍流通,使得全球各个地方的文化、宗教、器物都仿佛被那支神奇的球杆击中,开始东碰西撞,发生了深刻的联系和影响。政治也不例外,古柏的这篇文章显示出,欧洲当时已经觉得“世界的尽头已经向海上之国荷兰敞开了”,虽然古柏论文中使用的历史材料是文学色彩浓重的作品,可是,他正确地指出了这些作品对明代中国灭亡这个历史事件的描述,背后或者隐含有商业背景(东印度公司),代表了当时荷兰人“以贸易打开世界”的意图(Van der Goes),或者包含了“传教士似的世界观”,试图打开曾经封闭的中国,把“主的消息带往这片遥远的国土”,警示人们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对上帝的真知封闭”(Vondel)。
用文学作品作为历史材料,这一方法中国学界也曾经有过,无论是陈寅恪的“以诗证史”,还是吴晗用《金瓶梅》讨论明代历史。不过,由于中国学界制度上造成的世界史和中国史之间的隔膜,这些欧洲文献尤其是文学文献很少被使用来讨论中国历史,古柏教授这篇文章通过两个荷兰作家的文学作品的分析,看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事变对欧洲的影响,也看到了17世纪欧洲逐渐形成“无知、蒙昧和封闭的中国形象一直延续至今”,真是一个以小见大,由外至中研究的好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