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院

交错的文化史研习班(26):德国海德堡科学院赵洲博士《造像、斋仪与圆融——论安岳圆觉洞的宋代造像》

 

文史研究院“交错的文化史”研习班(第26期)

 

造像、斋仪与圆融——论安岳圆觉洞的宋代造像

 

赵洲  博士

德国海德堡科学院研究员

 

赵洲博士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现为海德堡科学院的全职研究员。他在石窟造像、宗教建筑、三教合一等方面已发表多篇论文,专著《宋代四川石刻中的三教合一造像》与《天府之国的诸神——唐宋时期四川摩崖石刻与社会》即将出版。他现阶段的研究方向为四川地区的唐宋石刻造像,目前正在进行“德中文物保护合作:中国佛教石窟寺修复的艺术史及宗教基础”科研项目。

 

时间:2013427日(周六)15:00-17:00

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801报告厅

主持:邓菲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

 

唐以来随安史之乱引起的北方动荡,使得宗教信仰的传播逐渐将重心从中原移至四川。佛道二教在四川一地竞相发展,至今所见最多的遗存是分布于巴蜀各地的摩崖石刻造像。这些造像数量巨大,题材丰富,不同于北朝以来北方中原的大型石窟寺,而是多为中小型龛窟;其供养也非皇室贵胄,而多为平民信众。信仰活动与造像所在地的社会与经济相关联,具有十分独特的地方性特色。本报告以安岳圆觉洞云居山北侧的宋代造像为例,尝试揭示两宋间四川民间造像与斋仪、宗教艺术与社会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

 

 

2013-04-19

发布时间: 2013/04/19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