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讲座
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
本讲座以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交流为主题,将古代中国置于整个欧亚大陆的历史画卷中,利用文献、考古和图像资料,由近而远,两次讲题以中国和北方草原游牧社会的交流为主,另两次涉及整个欧亚大陆的两端,以具体艺术表现或物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和复杂性。
邢义田院士,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博士,现为台湾中研院院士、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研究领域为:秦汉史与古罗马史;著有《秦汉史论稿》、“秦汉史论著系列”四卷(包括《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译著有《西洋古代史参考资料》、《古罗马的荣光》;合编《居延汉简补编》、《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汉代石刻画像拓本目录》、《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汉代石刻画像拓本精选集》。
1. “图像与历史研究”之孙悟空篇
5月21日 下午14:00-16:30 光华楼东辅楼103 主持:葛兆光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本讲强调用两只“眼”看历史,并以“西游记”的孙行者和明、清拴马柱上的猴子为例说起,自明、清一路上溯一种与猴、马有关的信仰至战国的带勾和瓦当上的猴马装饰母题,主旨在指出这一个可能源自草原游牧文化的思想和艺术母题,在不同的文化脉络里,可以被借取,也可以被调包,造成意义延续、挪移和多重化的现象。在这个草原与农业社会文化交流的过程里,中国的工匠和时代品味扮演了积极和复杂的角色。
2. 想象中的胡人——从“左衽孔子”说起
5月23日 下午14:00-16:00 光华楼东辅楼103 主持:芮传明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
孔子说戎狄“被发左衽”是否言而有据?戎、狄种属不一,其服饰以“被发左衽”一语概括是否适当?被发左衽原指春秋时代的戎、狄,后人用以形容游牧民族为主的胡人,是否符合事实?孔子是依据亲身的观察?还是袭用当时惯常的语言?或仅仅以“被发左衽”作为异文化的象征?
本讲的旨趣不在于论证左或右衽,而在考察从商、周到汉代,中土之人为戎狄或胡人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这些形象和实际有何差距?文献强调被发和左衽,图像中是否也是如此?如有异同,理由何在?中国人所模塑的“胡人”形象和胡人实际的外貌服饰或胡人自我展现的形象有无差距?差距何在?这些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认识古代华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认识古代中国人如何建构自我认同,如何去塑造所谓的“华夏边缘”。
3. 希腊大力士流浪到中国?
5月25日 下午14:00-16:00 光华楼东辅楼103 主持:周振鹤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要建立具有说服力的文化交流史,最好能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具体举出文化传播的过程和路线证据;(2)说明是什么力量或媒介促成文化的传播。如果仅仅罗列类似物品、思想信仰、艺术造型或现象等等的时代先后,就说中国的源自西方,或者说西方的来自中国,都难有较大的说服力。
赫拉克利斯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是一位形象和角色都十分清晰的英雄。在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品中,他有十分明确的造型特征。形象特征在流播的过程里,会保留,也会变化、增添或丢失。本讲即以赫拉克利斯为例,指出其艺术形象在希腊、罗马和中亚世界,因种种因缘和动力,以变形后的身影,一步步东传到唐代中国。
4. 希腊罗马史对中国古史研究的启发
5月29日 下午14:00-16:00 光华楼一楼学生广场 主持:章清 复旦大学历史系
过去马克思曾以他对希腊和罗马社会的理解为据,发展出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大大影响了上一世纪中国学者对中国历史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已成为中国上世纪学术史的一章。
本讲不谈马克思式的大理论,而是举出具体的例证,说明如何从希腊陶片流放制的新研究中得到启发,去认识秦汉中国平民识字率或读写能力的问题,又如何从罗马帝国禁卫军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觉悟汉武帝时为何在既有的“护军”之外,又置“监军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