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汉籍珍本丛书《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首发
借“他者”眼光考察中国历史文化
转载自《文汇报》2011年8月9日
作者:陈熙涵
昨天,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与复旦大学出版社共同完成的国际学术合作项目——《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新书(三十册)在沪首发,来自国内和韩国的专家学者,就中韩文化交流及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研讨。该丛书中方主编、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表示,很久以来,自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仅仅靠中国资料来解释中国是否已经足够?希望能够通过周边各国、特别是东亚各国丰富的文献资料和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反观中国。
开展“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即发掘和利用中国周边国家所留存的文献资料,借助“他者”眼光考察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认可,而作为这一研究方向的重要支撑,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出版至为关键。在越南燕行文献成功出版一年后,《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煌煌30册的出版在学界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会上,葛兆光还宣布,为使这项学术研究更广泛深入地开展,复旦大学将和哈佛大学文史基金会开展深入合作。
韩国汉文燕行文献,是指历史上朝鲜王朝的使节往来中国明清两朝时留下的有关中国的文字记载。这些文献因形成时代的不同,分以“朝天录”(明代)或“燕行录”(清代)为题,而学界习惯将其统称为“燕行录”。它们几乎都用汉字书写,时间跨度从明初直到清末,目前留存的文献数量大约有500余种,其篇幅从数千字到数十万字不等;其作者既有朝鲜使团的正使、副使、书状官,也有子弟军官、通事(翻译)等随行人员。其记载内容包罗万象,有对中国山川风貌的描写、风土民俗的记述,有对中国时事政治、经济、文化动态的记录,也有朝鲜人与中国士人的交流笔谈、诗文酬唱等。这些与中国历史文化直接相关的资料,由于写作者的外来身份,他们的观察和记录往往比同时期中国本土的记载更为细致独特,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韩国,燕行文献被视作国家重要的历史遗产。截至目前,已出版的燕行文献主要有《燕行录选集》(两册)、《燕行录全集》(一百册)、《燕行录选集补遗》(三册)、《燕行录全集日本所藏编》(三册)等,几乎涵盖了现有的燕行文献。不仅如此,新的燕行文献的发掘和整理工作还在不断延续。但这样一批对中国历史研究意义重大的文献材料,以往在中国却鲜见流传,更谈不上规模化的出版。直到今天,不少中国学者仍需取道国外,搜集研究材料多有不便。而《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的出版,可算一个开创。
尤值一提的是,这套文献并非对韩国现有燕行文献的简单复制,而是中韩学界开展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的学术成果。据了解,该丛书的出版身后,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的一个学术合作项目,丛书编撰历时近3年,还专门召开了3次编撰讨论会。
据悉,全书共收录韩国汉文燕行文献33种。就成书年代而言,选本最早为15世纪末(明成化年间)的《飘海录》(崔溥),最晚为19世纪末(清光绪年间)的《领选日记》(金允植),其中成书于明代的12种、清代的21种;选取的文献体裁主要为日记体、个别为诗歌体,同时也选取少量珍贵的图像性材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朝天记地图》(郑斗源)。全书末尾还附录了明清两代朝鲜王朝遣使中国一览表,这个数据表通过整理《朝鲜王朝实录》和《同文汇考》等文献而编成。
中韩交往忠实记录 域外汉籍珍本丛书
《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出版
转载自《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8月19日
姜华 记者 王洪胜 报道
近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与复旦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新书发布会,来自国内和韩国的专家齐聚一堂,追溯中韩文化交流,研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韩国汉文燕行文献,是指历史上朝鲜王朝的使节往来中国明清两朝而留下的有关中国的文字记载。这些文献分别以“朝天录”(明代)或“燕行录”(清代)为题,而学界一般习惯将其统称为“燕行录”。它们几乎都用汉字书写,时间跨度从明初一直到清末,目前留存的文献数量约五百余种,篇幅从数千字到数十万字不等;作者群体构成广泛,既有朝鲜使团的正式使节如正使、副使、书状官,也有随行人员如子弟军官、通事(翻译)等。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有对中国山川风貌的描写、风土民俗的记述,有对中国时事政治、经济、文化动态的记录,还有朝鲜人与中国士人的交流笔谈、诗文酬唱等,这些都是与中国历史文化直接相关的资料,而且由于作者外来者的身份,其观察和记录往往比中国本土同时期的记载更细致,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韩国国内,将燕行文献视作国家重要的历史遗产,历来十分重视其整理出版,几乎涵盖了现有的燕行文献。不仅如此,新的燕行文献的发掘和整理工作还在不断延续。但是这样一批对中国历史研究意义重大的文献材料,以往在中国国内却鲜见流传,更谈不上规模化的出版。许多早期研究燕行文献的中国学者,无一不是在韩国如获至宝后开始自己的研究,而直到今天,由于国内收藏有限,不少学者仍需假道国外。在学界和出版界的共同推动下,在中国国内系统性地出版韩国燕行文献的工作已经被提上日程,而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这一套《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的出版,可算是一个开创性的标志。
《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的编撰出版,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的一个学术合作项目,双方2008年签署了全面学术合作协议,而在中国出版《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成为双方合作框架下的第一项具体举措。整套丛书的编撰工作历时近三年,其间双方开展了频繁的双边交流,还专门召开了三次编撰讨论会,正是在中韩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今天这一重要学术成果的问世。
这套文献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为每一种燕行文献所撰写的解题上。对于所选取的每一种文献,首先由韩国方面邀请本国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韩文解题,就文献版本、作者生平、出使背景及记载内容等做概要性的阐述;然后,由复旦大学方面负责翻译成中文,并组织中国学者对解题进行补充修订,其核心工作是添加关于该文献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参考价值的评述。最后完成的解题是在综合了中韩双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的精确介绍和恰当评价,从而为文献的阅读者和利用者提供一个基本的知识背景。而解题撰写的过程本身,也是中韩学者间开展学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此外,该丛书的出版方式是首先对原始文献进行高分辨率的影像采集,再影印出版,更直观地展现了文献的原始面貌。
开展“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即发掘和利用中国周边国家所留存的文献资料,借助“他者”眼光考察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