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2日至7月2日,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和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合作,成功举办了首届“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暑期研修班。参加此次研修班的学生包括来自复旦大学人文学科14名研究生和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8名博士生。
研修班共开设了6次讨论课,内容丰富,其中宗教史的研究包括葛兆光教授主讲的“19世纪初东亚对天主教的反应”和上海大学历史系陶飞亚教授主讲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文化交流史的综合研究包括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周振鹤教授主讲的“晚清时期的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流史”和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艾尔曼教授主讲的“东亚出版文化史与思想史”;艺术史研究包括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系郑岩教授和文史研究院李星明教授分别做的“魏晋时期艺术史”和“唐代艺术史”的讲座。对于这样的课程设置,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教授是希望中国学研究能够把中国放在亚洲背景下,与周边国家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讨论,这样能有助于打破各国研究的彼此分裂。同时希望大家不要封闭在各自小的研究范围中,不管是古代的亚洲还是当代的亚洲,不管是宗教史,艺术史还是文化交流史,彼此之间都能相互沟通,开放自己的领域。这样方能既学习更多的知识,又能开阔心胸视野,形成一个新的互相融合的知识世界。6次讨论课外,研修班还安排了两场“复旦文史讲堂”,分别是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王晴佳教授的“筷子与筷子文化圈——一个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尝试”和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的“阿房宫:记忆与想象”的讲演。
本次研修班的另一大特色是给中外学生大量讨论交流的时间,参加研修班的22名学生以及慕名前来的旁听生,围绕“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的主题,进行了充分且深入的交流,学员们都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和想法,中西思想、文化的互相碰撞,都让研修班的学员们受益匪浅,既在学术上得到提升和深化,又在彼此之间建立了比较深厚的友谊。
此外,研修班还对应课程内容,组织了三天的考察活动:包括参观徐家汇藏书楼、徐光启纪念馆、土山湾博物馆、天主教堂、嘉定孔庙、秋霞圃、古猗园、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馆等,让学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中西文化交错融合的魅力,开阔眼界,体验到理论之外的别样新知。研修班结业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给每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此次暑期研修班得益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也是我院对外交流合作项目的积极尝试。以后每年我们都将举办一次类似的研修班。(肖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