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视角下别样的亚洲
转载自《解放日报》2009年12月28日 新论 记者 李小佳
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荷兰莱顿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大学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民族认同与历史意识:审视近现代日本与中国的历史学与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的20余名海内外学者与会。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田中教授在“东亚:时间与历史的界定”的主题发言中指出,历史学家通常认为,现代历史是单向度地向前发展的。按照这种线性的思维方式,世界必然要经历先后发展、从落后向发达过渡的阶段。而由于学者对于现代性的理解,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西方先进、东亚落后的基础上的,这意味着,从时间上看,亚洲将来会实现当前西方的情景。而在新的历史观中,当今亚洲发展的核心,不再是追赶西方的问题,而是一个树立全新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过程。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葛兆光教授指出,自19世纪以来,两个重要的亚洲国家日本与中国都开始经历重大变革。这就是,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甚至在精神上开始全面接触西方。对当时的中国而言,这一变革更堪称三千年之未有大变局。此后,中日两国都不断在追随西方和保留东方等方面追寻自己的立场,并谋求新的发展。他认为,由于在历史上中日两国在接纳西方的程度和方式上都有显著区别,所以,今天的亚洲既有共同的特征,也并非完全同质,需要以不同的视角分析亚洲的现状,展望亚洲的未来。
此外,与会者就中日两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的一些重要人物、发生的一些重要制度变革,以及中日两国的民族认同、区域对话、国民性、东亚发展等话题展开热烈研讨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