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院

中研院史语所“十至十六世纪山水画在东亚的发展”研究计划

中研院史语所“十至十六世纪山水画在东亚的发展”研究计划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近期发起“移动的桃花源——第十世纪至十六世纪山水画在东亚的发展”的研究计划,据悉,该计划将全面地搜索传世作品、考古发掘及古代文献等相关资料,以东亚为一整体, 对山水画在中、韩、日三国中的发展进行全盘的观察, 并特别注意三区域间的互动现象。

 
      山水画向来被视为中国艺术对世界文明的特有贡献。它对自然所表现的尊崇与不断企求回归的态度, 配合着绘画形象的展示, 被认为呈现了一种「西方所无」的精神图像, 甚至是「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国山水画的高度成就, 也被由它对邻近国家之影响的论述, 予以强化。韩国与日本艺术中的山水画都被视为取法自中国; 而它们假如可以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可言, 则必须于其「在地化」之历程中, 勉力求之。
 
       关于此研究计划的更详细信息,参见http://www.ihp.sinica.edu.tw/~eaart/news.php
 
2008-01-24

发布时间: 2008/01/24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