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院

小型学术研究会(187)|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材质选择与空间营造


报告题目: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材质选择与空间营造
报告人:
彭明浩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刘妍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预聘副教授
对谈人:
侯实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
吴虹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讲师
主持人:
邓菲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
时间:
2023 519日(周五)1430-1800
地点:
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801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彭明浩 ,本硕博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5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入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任助理教授、研究员。近年主要关注早期木构建筑、石窟寺建筑与考古出土砖瓦石等建筑材料,出版专著《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何谓良材——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大木作选材与加工》。
刘妍 ,建筑历史学者,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考古学专业工学博士。著有专著Woven Arch Bridge: Histories of Constructional ThoughtsRoutledge,2021),《编木拱桥:技术与社会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现执教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报告简介:


回归常识——探讨作为古建筑营造基础的木材料


古人究竟使用何种木材建房?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长期以来却只有模糊的答案。讲座将以山西南部地区唐宋金元木构建筑为案例,通过现状调查与检测分析,了解不同建筑不同结构的选材情况。在此基础上,可见早期建筑多使用松木,但伴随着松木的大量使用,这一地区松林资源逐渐消失,在金元时期,时人逐渐采用乡间常见的杨、榆、槐等树种建房。在人们印象中不堪大用的杨木,却广泛应用于金元时期的木构建筑中,并充用主体结构材料。为适应杨木等乡土杂材,古人也发展出了特定的加工方式,尽量使用原木制作大额、大梁、大柱,随形就势,适度增加、简化或变更节点构件,形成了金元时期独具特色的“大额建筑”,并深刻影响到了明清建筑结构体系。由材料视角,可见建筑营造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也能管窥建筑发展的内外动力。


“海市蜃楼”——通海秀山涌金寺古柏阁的“空间魔术”


涌金寺古柏阁,坐落于云南省通海县秀山山顶,因宋元风格大木结构而著称。本文针对古柏阁进行相对完整的建筑构造、历史文献考察,对古柏阁的设计意匠进行推理与解读,并复原古柏阁的营造史。
报告首先基于视线分析关注建筑的山地设计原理,即建筑如何通过高差实现楼阁幻象的“视觉魔术”,随后剖析建筑的早期内部构架与晚期外部表皮的结构关系,并针对斗栱、角梁、歇山构造及接柱做法进行构造观察。针对古柏阁独特的底层架空构造,提出它属于平坐结构,而非既有研究所认为的干栏构造。随后对平坐结构进行构造复原、并与遗存的构件实物的榫卯构造实现互证。在系统梳理地方志与碑文后,报告整理了寺院历史尤其是古柏阁相关营造史,并指出古柏阁的独特构造与空间营造是附会《华严经》中的“弥勒楼阁”,以服务寺院的华严法会。作为总结,研究指出古柏阁的历史改造正是通海地方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转向的物质与空间表达。
综上,本讲座将建筑考古学研究方法与整体设计分析相结合,在意匠分析、地方文献、结构原理和构造细节间进行互证,深入理解建筑物与山地环境、历史社会、空间体验间的关系,从而立足历史语境完成涌金寺古柏阁的构造分析与形式复原。





发布时间: 2023/05/06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