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向下,一是要看伟大的思想怎样进入日常生活、进入社会下层,一是看社会的发展如何影响推动思想的变化。在“眼光向下:流动的思想史”——第三届复旦大学中国思想史研讨会上,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葛兆光教授说,他一直觉得,过去的思想史总是眼光向上,关注精英和经典,重视“思想的提出”,对“思想的实现”却太忽略了,事实上,思想的制度化、常识化和风俗化,在思想史上更重要。
思想化身千百,隐于具体而微的对象。小人物与小地方在思想史上虽是背景音一般的存在,近看之下,却是一花一世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章清教授表示,本次研讨会四位主题演讲者聚焦的地方和人物,正是具体的历史研究的一种示范。
《文汇学人》节录部分内容,展现他们的视角和关切。
袍哥有精神的起源,有组织的起源。但他们自述的这些历史在清代的官方档案中都没有呈现。那么,除了他们自己的叙述,还有什么根据吗?
我觉得在这里,霍布斯鲍姆的“传统的发明”概念非常有帮助。他说今天想象中的传统,有的并非来自过去,或者这个过去其实并不久远,而是后来人发明的。像今天概念里的茶馆,有竹椅、有木桌,是20世纪初才有的;火锅,是1980年代才创造出来的。然而外地人到成都都说,哦这是成都的传统。我们读史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新的传统可能被轻而易举地移植到旧的传统上,无缝衔接,成为真传统的一部分,是“被发明出来的具有巨大象征力量的传统”。
——王笛(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18世纪活跃于珠江口的小人物黄东,曾为英国东印度公司一位船长当事仔(仆人)。后来,东方语言学家Sir William Jones在翻译《诗经》时也找过他帮忙,但黄东忙着做生意,拒绝了。如果答应,他就差点成为翻译《诗经》的第一个中国人。
这让我想到各种叫“阿X”的事仔,都是比较下层的人物,在思想交流方面其实发挥了非常前沿的作用。我们还不要忘记比他们稍“上”的人物,如冒险教授外国人中文的助教和教书先生,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造就思想的流动。其实,中外交流史有很多顺手拈来的情景,有许多偶然的因素。我希望我们可以联通几个世界,这可能是中外的世界,可能是上下的世界,可能是思想史和社会史、文化史的世界,也可能是文字和口述的世界。
——程美宝(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
正德嘉靖年间,莆田在京做官的人老不得志,就回老家,一待几十年,做家乡建设。这些人对正统文化、国家制度研究得很透,拿回来实践、改造,最后变成地方文化。
不同的家族、村落通过里社形成一种联盟,基本标志就是他们每年要把各自在庙里的代表抬出来巡游。这就是今天莆田系企业诞生的基本原理——五湖四海的人都要回家参加仪式,热闹几天后开始喝酒谈生意,然后就成立了几家公司。做过仪式的,没有人敢赖账,这样开起来的公司,派一个人出去经营,到年底回来分钱。其所依赖的这套仪式,其实是源于当时更高的制度。不久前,莆田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莆田系企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我相信如果我们多一些历史的了解,可能会对莆田这个地方少些误解。
广东的“鱼生”、新马的“捞起”、日本的“刺身”,这些词如何成为分歧的概念,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头脑里,对之又有怎样的雅俗区分、卫生甄别?
关于生与熟的问题,我是从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生食和熟食》中获得灵感的。不过他说的“得采取一种特定文化的观点”,其中既有研究对象的特定文化,又有研究者自己的特定文化。两者交错之下,要做学术化处理就要使用概念工具。本来食客很自然的行为,被我们形成了一大堆对立的概念。如何在澄清的同时,维护当事人的经验和感觉,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声音(2023.10.22) | 眼光向下,“联通几个世界”
* 原文刊载于《文汇学人》2023年10月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