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院

纪要|【复旦人文高端讲座】梁其姿(第一讲):“物” 的历史:概论

复旦大学人文高端讲座


中国酱油的文化历程
(共四讲)

第一讲  “物”的历史:概论
第二讲  酱油成为日常的历史过程
第三讲  酱油技术:手艺与科学的辩证
第四讲  酱油的文化根源与价值塑造

主讲人

undefined

梁其姿

梁其姿, 1982-2008年任职“台湾中研院”。 2008-2010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讲座教授。 2011-2023任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兼历史讲座教授,李约瑟-毛文奇基金教授。 197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历史系,后分别于1976年和1980年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梁其姿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明清社会史和近代社会文化史,近年关注食物的技术与文化史。
著有《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Leprosy In China: a History)《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与组织》,Moral Foods等。并于 Late Imperial China, T'oung Pao, Les Annales, Etudes Chinoise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史语所集刊》《新史学》《历史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第一讲 “物”的历史:概论

4869D


2024年3月6日,由香港大学荣休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梁其姿主讲的复旦人文高端讲座“中国酱油的文化历程: 日常之物的启示”第一讲“‘物’的历史: 概论”在光华楼东辅楼103报告厅举行,讲座由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兆光主持。

讲座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一、“物的历史”的研究由来;二、物的价值与交换;三、造物的知识/技术;四、为何研究酱油的历史。

首先,梁其姿院士介绍对于“物”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世纪人类学者、考古学者和博物馆学者透过“文物”了解已消失的社会与文化,在以上学科中,物开始成为一个主流的研究领域;到20世纪,历史学者也开始关注物,缘于资本主义为西方社会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便是物成为商品的过程,商品与人之间呈现出共构的关系。将日常之物与文明的建构联系起来的,则是20世纪中后期法国的年鉴史学。年鉴史学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在《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Civilisation matérielle, économie et capitalisme: XVe-XVIIIe siècle,1979)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种种细节,不但显示了不同社会之间的差别,也透露了一个文明把无数文化价值与各种不同事实相互连结起来的特殊方式。”这一观点对于梁其姿院士的研究有极为重要的启发。

布罗代尔(1902—1985)

此外,梁其姿院士还介绍了一些研究人与物关系的文化理论,特别是美国学者Kopytoff关于物的价值塑造的理论(1984)。Kopytoff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将物变成一致性、一般性的商品,工业化的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商品化、标准化的过程。然而,还存在一类脱离商品轨迹的物,不在日常的市场中被交易,具有独特性(singularization),可以说是一种“无价”之物,故资本主义之下物的价值是很微妙的,这同样是梁其姿院士在她对于酱油的研究中所深刻体会到的。梁其姿院士对于酱油的研究有两个范本:一个是英国学者西敏司(Sideny Mintz)的《甜与权力》( Sweetness and Power: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 1985),这本书对于蔗糖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及其对于社会关系的改造,尤其是对十九世纪英国工人阶级的影响有精彩的论述,可以说是对于物的商品化的一个经典研究;另一个是高彦颐(Dorothy Ko)的《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 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Artisans and Scholars in Early Qing China,2017),书中作者利用砚台的制造和商品化现象探讨了明清社会文人文化的传播,砚台的价值在于彰显文人的文化地位。

接着,梁其姿院士引入了一个比较晚近的研究概念与方法,即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技史研究在近二十多年所发展出的新的取向,在对于物的研究之中同样值得我们注意。一篇颇具代表性的文章是由Trevor J. Pinch和Wiebe E. Bijker两位学者撰写的“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e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1984),文章的主要论旨可以总结为在物的建构与社会建构之间有着非常深刻的相互影响的关系。相比于传统科技史研究将科学抽象化的思考方式,这一视角更加重视造物的知识/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建构,强调技术知识与所有知识一样,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产生的(socially constructed),又称“技术的社会建构”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SCOT)。梁其姿院士将被造成的“物”比做一个“黑盒子”,物品之中隐藏着社会关系的密码。以欧洲脚踏车技术发展的历史为例,现在我们看到的脚踏车之成型过程,并非直线的技术性“进化”,而是横向地结合各个社群不同需要,形成最大公约数后的模样。脚踏车制造技术与近代欧洲社会相辅相成。

7B3A1

中央工业试验所(1930)

最后,梁其姿院士讲述了自己对于酱油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历程。梁其姿院士早期的研究侧重于明清时期的医疗史、疾病史,后来又展开对于近代中国营养概念的研究。在阅读档案时,一份关于民国政府实业部设立工业试验所的文件引起了梁其姿院士的注意与好奇:1930年设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汇集了一批科学家研究食物改良问题,而这一机构竟然将酱油的工业化作为研究的一个重点。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经济、政治、文化动机?梁其姿院士认为,一个看似平凡的食物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机构研究的重点,其中一定有被忽略的面相,并由此进入了对于酱油历史的研究。如今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物品的酱油出现于什么时间?从古代到今天,酱油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或不变?这些都是因为酱油的平凡而没引起注意但亟待解答的问题。梁其姿院士还将研究视野拓展到整个东亚,不同的东亚社会产生了不同的酱油文化。比如日本的酱油文化,就与中国的相当不同。在19世纪的日本,人体内的细菌被想象成如同工坊中勤劳的工人一般各守岗位的存在。日本还有祭拜为人类社会福祉而牺牲的细菌的“菌塚”,这对于中国社会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也解释了两国酿造技术的极大差异。其差异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

B30EA
19世纪日本社会对微生物的想象(歌川芳纲,1855)

从酱油的制作中,还可以观察到科技与手艺的辩证关系,梁其姿院士在此方面的思考受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 Seeing Like a State: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1998)一书的启发,此书指出,现代国家所依赖的高度工业化的经济与政治制度,压抑了传统的以经验为主的技术知识与手工艺(métis)及其赖以传承的传统社会结构。就酱油生产而言,我们需要继续走向标准化的现代量化工业生产,还是得保留传统的知识与工艺?其中关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问题并不容易厘清。梁其姿院士通过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香港等地的田野考察,看到不同东亚社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酱油的技术传统与当代生活的关系,梁其姿院士将之归纳为后工业化时代文化价值的建构过程。

演讲结束后,葛兆光教授对本次讲座的内容作了总结与评论,现场听众从不同角度向梁其姿院士提出了问题,梁其姿院士分别作了解答。
(整理人: 钟淇名)



发布时间: 2024/04/03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