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致辞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章清教授(12月11日上午8:30)
第一场(每人发表20分钟,主持人朱溢)
黄振萍(清华大学历史系,8:50-9:10):
制度何为:传统中国儒家制度观初探
解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9:10-9:30):
古典公共性的生成:乡约的合理性与明代思想史上的和汇趋势
段志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9:30-9:50):
观念的地方性:以龙脉理论为例
讨论(9:50-10:05)
茶歇(10:05-10:20)
陈晓伟(复旦大学历史学系,10:20-10:40):
“南北面官制”与汉地治理策略——以南面枢密院为主线的考察
温海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10:40-11:00):
朵豁勒忽之死与蒙古帝国军队继承权归属问题
陈时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11:00-11:20):
明代的推官
讨论(11:20-11:35)
第二场(12月11日下午,每人发表20分钟,主持人段志强)
徐冲(复旦大学历史学系,1:30-1:50):
“碑禁”与曹魏西晋的石碑文化
黄桢(复旦大学历史学系,1:50-2:10):
树影里的拓跋华化
韦兵(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10-2:30):
夷夏互动与信仰形成:《寿生经》中的草原文化因素探讨
讨论(2:30-2:45)
茶歇(2:45-3:00)
吕博(武汉大学历史学院,3:00-3:20):
武则天为何在长寿二年九月丁亥新译《佛说宝雨经》——读《佛说宝雨经》写本札记
梁辰雪(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3:20-3:40):
日本藏《新阴阳书》钞本初探 ——兼论日本的五姓法
杨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3:40-4:00):
南宋晚期一部“当代史讲义”的写作——《类编皇朝中兴大事记讲义》新探
耿勇(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4:00-4:20):
历史知识如何渗入明代一般知识群体的日常知识生活——一个来自科举策问的视角
讨论(4:20-4:40)
第三场(12月12日上午,每人发表20分钟,主持人张佳)
李猛(复旦大学中文系,8:30—8:50):
萧氏入北与南北分合——从萧彪天监初奔北出发
方诚峰(清华大学历史系,8:50—9:10):
真德秀与张忠恕的冲突与和解——兼论南宋道学的政治理论与实践
汤元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9:10—9:30):
再论“北溪之怒”:嘉定年间的朱陆后学道统之争
讨论(9:30-9:45)
茶歇(9:45-10:00)
陈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10:00-10:20):
毕竟是书生——元季金坛张氏家族的出处进退
章毅(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10:20-10:40):
明初师儒的政治认同及其地方性转向:以婺源汪叡为中心的研究
翟墨(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10:40-11:00):
图像、文学与历史记忆:以赵孟頫《杜甫戴笠图》为中心
讨论(11:00—11:15)
会议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