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的图像(绘画)及其功能和性质
杨晓能
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
讲者简介
杨晓能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华盛顿大学美术史和考古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坎特视觉艺术中心亚洲主任、美国埃德加·斯诺基金会董事。主要研究侧重从考古发现出发释读中国文化艺术,著有《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辉煌考古成就》、《中国历史的新思维:二十世纪中国考古学》、《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等。
今天我谈的题目比较大,是从考古讲绘画的功能和性质。我谈这个题目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讨论绘画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比较容易和现在的所谓“美术”相连接。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考古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很多绘画资料,其实也揭示了它们的周边环境,很多早期绘画都有实用功能,实际上当时的目的不是为了艺术。另一方面,大家知道最近这几年有个新兴的“墓葬美术”学科,我今天讨论这个问题,最后也会涉及到“墓葬美术”这个学科本身的问题。
绘画的几种主要形式,有卷轴画、手卷,还有屏风画和壁画。这四种在考古中都发现了很多,而且有不止一个体系。今天我们谈的早期绘画,时段大概从战国起,一直到辽代。尽管宋元金以后的也有不少,但为了让焦点集中,更晚近一些的就不涉及了。
首先,我们谈早期的壁画。能早到多久呢,现在考古学发现史前有一些。早期的壁画基本都是几何纹的。那么从史前到夏商周这段有没有呢?目前除了商周一段,基本上没有绘画。但是现在考古学进步,发现了一些跟绘画类似的东西,是丝织品遗留下的痕迹,图案是鸟凤纹,和当时的青铜器装饰很像,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而南方地区的早期帛画,实际上反映了区域风格。南方地区用棺椁制度,把帛画贴到棺板上,以显示墓主人死后的生活世界。这和北方地区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北方地区建造地下墓穴,建筑本身创造了一种空间,可以在上面画壁画。早期的壁画很多都是在陕西发现的,基本上就是把墓当做一个地下世界。所以在顶上画天象,画一些想象中的羽人,在墓顶画飞龙,实际上表现的是天象图。而这种天象图,在南方地区则会直接画在棺上,比如刚才讲的曾侯乙墓。这些墓葬中的壁画或帛画,虽然从现代的角度说,它们都是绘画,但当时的目的,不是为绘画而绘画。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论点。
早期中国绘画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透视原理。第一个特色是主角一定要大于配角,这在汉代就很明显。另一个特色是多角度的透视。这种透视观一直延续到现在。另外,绘画题跋也在很早就出现了,比如四川发现的砖画,画了以后又有题跋。所以题跋这种传统,起码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大概有两千多年了。
接下来,我们简单讲一讲卷轴画。现在发现最早的卷轴画是在战国时期。这两个都是从长沙楚墓出土的。其中一件上方还保留着装裱的小杆子,保护得很好。这种画在当时的用途其实很简单,在发掘现场可以看到是盖在棺盖上的,实际上就是导引图。它并不是为了绘画,而是想画出墓主人死后怎样走向另一个世界。这种类型的导引图在中国延续了很久,一直延续到新疆地区,在新疆地区也是盖在棺上,但是图像不太一样,图像中画的伏羲女娲很像中亚人,而且绘画的手法很多也受到西方的影响。
另外一种就是手卷。早期手卷发现得很少,只能从一些出土文物上的绘图来看。这是从湖北包山楚墓里出土的,现在在湖北省博物馆,这些漆器本身保存得不太好,表层的漆弹起来了,弹成一个片儿,它本身就像一个长卷画一样。而如果大家知道早期的一些绘画,比如《洛神赋》之类,就会看到,这种构图实际上是完全一样的,是一组人物一个画面,用树作间隔,在中间表现一个题材。如果大家熟悉中国早期手卷的话,它们的布局和构图都是这样的。
接下来谈另外一个画科,就是屏风画。现在最早的发现大概是战国时期的,如河北的战国中山王墓。屏风本身已经毁掉了,因为北方地区漆器很难保存,它的图案基本上就是卷云纹,上面是不是有具体的人物,现在很难说。因为从当时的出土文物来看,当时画写实的东西很少。再如虎食鹿的主题,则受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山王墓在河北地区,北方游牧民族很多,所以它有很多写实的动物造型。最早发现的实物都在新疆地区,但出土的屏风都比较小,实际上是一种专门为墓葬而做的屏风,不是实用的。
下面我们来看三国魏晋南北朝这一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开始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墓室开始出现墓道了。墓道其实为壁画创造了很多空间,因为有时候墓道很长,几十米,于是人们就在两侧画画。北朝发现的几个特别有名的墓都是北齐墓,比如太原的徐显秀墓,它两侧的壁画就是仪仗队,画的基本上都是真人大小,甚至比真人还要大。另外,里面也反映一些外来宗教、外来绘画风格的影响,比如仕女面部的红色,这种画法一般被画画的人称为晕染,实际上不是中国的传统画法。早期的中国画颜色都很匀,是平涂的,就勾一个边,颜色刷厚厚的一层。从这个就看出中国的绘画方法通过丝绸之路而受到外来的影响。
下面就要讲到隋唐时期了。隋唐时期,从绘画角度来看很多方面都达到顶峰。这时山水画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画科,花鸟画也独立出来,而人物画在唐代时候达到了顶峰。他们画得非常生动,比如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中的一幅壁画,是外国使节在觐拜,他把这个人物的神态处理得很生动。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唐代流行肥美人。这个很有意思,唐墓最早在七世纪就出现了肥美人在逗鸭子,画得非常生动。为什么唐代以肥为美?原来一个很美好的传说是说因为杨贵妃很肥,皇帝很喜欢杨贵妃,因此大家都效仿皇帝的审美。但是从考古学角度来看,这个对吗?实际上是错的。杨贵妃其实是八世纪的,而这个图告诉我们,七世纪就有肥美人了。实际上,绘画不仅反映了宗教、思想,也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经济。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考古学的研究,要以事实说话,很多文献的东西只能听听或参考一下,绝对不能单以文献研究为出发点,然后再拿考古材料去对。
讲完这些,下面我们谈一谈“画”这个概念。我们看到的很多墓葬里的东西,是被作为“画”挑出来看的。但实际上这些“画”都不是独立的,都是组合中的一个部分。这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谈的绘画,都是墓葬的一部分。我原来打过一个比方,墓葬就像一个小交响乐队,要配置各种各样的“乐器”,比如建筑的构件、棺椁,还有壁画、个人的拥有物,或者礼器、明器,还有吃的、用的。乐器实际上都是乐队的一个组成部分。乐队可以大,可以小,它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而不同。这就涉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时墓葬中的东西,它们有自己的功能,都不是作为“美术”埋到里面的,这非常重要。比如刚才我提到的两幅辽画,也是为墓主人能享受原来的生活,才挂进去的。现在很多人研究“美术”这个概念,把这个称为“墓葬美术”实际上是个误导。
从另一个角度讲,“美术”这个词也不是中国人的,中国古代没有,一直到一百多年前,连“美术”这两个字都没有。这两个字是日本人传过来的,日本人翻译了西方英语的fine art,借用中国字拼在一起,然后中国又学日本。所以我们研究美术史、图像学,有时候就要考虑,研究古代人的东西的时候,不能拿今人的概念去强加给它们。
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原来的背景。研究图像领域的同学们在做研究的时候,一定要记住:第一,文献是参考,可以用,但文献不能作为你的主导。第二,用材料一定要读得全面,而且要读透。现在很多人不仅不读第一手材料,而且很多材料是你用我、我用你,最后连原始出处都不知道。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一个经验教训就是,三思而后行,拿实物说话非常重要。□
陈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