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卡琳(Carine Defoort) 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
演讲人简介
戴卡琳,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主要研究先秦诸子和当代人对他们的解释。著有《解读〈鹖冠子〉:从论辩学的角度》,编有《墨家的血液在儒家的筋肉里:〈唐虞之道〉的“中道观”》、《〈墨子·兼爱〉上、中、下篇是关于兼爱的吗?》、《究竟有无“中国哲学”?》等,主编《当代中国思想》(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A Journal of Translations)。
在《论语》中有一段著名的话: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第十三)
这里我不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考察孔子或者其他古代哲学家关于“正名”的思想,而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怎么解释这段话,以及我们的解释源自哪里。
我们先来看西方学者所写的几种比较重要的有关中国古代思想的著作,可以发现,在谈到“正名”的时候,他们大致有四个共同点:第一,他们都认为“正名”是孔子的重要观念;第二,都认为“正名”与社会政治秩序有关;第三,为了解释这段话,他们都会引用《论语》中的其他三段话:“觚不觚,觚哉!觚哉!”(《雍也》)“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第四,他们都认为,孔子的正名观念是中国思想中语言观的基础。
除了以上四个共同点,许多西方学者还会提到正名观念的一些发展,比如说《春秋》里面褒贬的使用,诸如“弑”的用法之类,也常常提到《荀子》、《韩非子》、《申子》、《尸子》等书的政治思想,以及《荀子》、《管子》、《墨经》、《尹文子》等书中的语言哲学。
这些解释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1917年,胡适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在有关孔子的部分,胡适首先介绍了孔子所在的时代,然后解释《易经》,随后就讲到“正名”,他认为“正名”是中国古代儒家的核心思想。
在引述了“必也正名”那段话后,胡适首先指出,“正名”和社会政治的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胡适认为,这段话有必要参看《论语》中其它的相关论述。而他举出的就是“觚不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者正也”这三句话。
在胡适的论述中,无论是《易经》的“辞”,《春秋》的褒贬,还是《墨经》的语言哲学,乃至《荀子》、《尹文子》、《管子》等书的逻辑思想,都与孔子的“正名”有关。
很显然,胡适的解释和西方学者的解释很相似,都包含上述四个要素。从哲学的角度,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些解释是最恰当、最合理的说明,大家只要用理性去思考,都会产生这些想法,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是不是后来的学者都受了胡适的影响?在胡适之前,关于“正名”的解释又是怎样的?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如今大家都认可的这些解释?
除了《子路》篇的这段话,孔子没有在别的任何地方提到“正名”。其他的诸子偶尔也会提到“正名”、“正其名”的说法,但是都没有提到孔子。孟子从来没有提到“正名”,《荀子》里面虽然有《正名》篇,但没有提到孔子,更没有提到“必也正名”这段话,看来他们对“正名”的看法也不一定与这段话有关。
我想大概没有人会否认这段话和政治秩序有关,因为孔子说这段话本身就是回答“为政”的提问。可是,语言怎么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呢?至少这段话没有说很清楚。如果孔子能讲到“行为”,或者“以名正行”之类的话,可能会好理解一些。
孔子本人没有,也没有任何一位汉代以前的诸子用另外三句话来解释“正名”。不仅如此,汉代以前也没有一个人把《春秋》的褒贬跟“正名”联系在一起。以《管子》为例,这部书有五篇提到了“正名”或“正其名”,但在这些地方,都没有提到孔子,所用的“正名”意思也都不一样。当然可能是出于《管子》成书于众手的原因,但也说明当时对“正名”的使用还是比较随意的。
汉代以后对于“正名”的解释可以分成三类,一是从这段对话发生时的具体历史情境去解释;二是用关于社会和政治秩序的理念去解释,往往跟《春秋》中褒贬的使用有关系;三是把它解释成一种语言观。
最早用卫国的政治来解释“正名”的是司马迁。《史记·礼书》说:
周衰,礼废乐坏……孔子曰“必也正名”,于卫所居不合。 《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是时,卫君辄父不得立,在外,诸侯数以为让。而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
《春秋榖梁传》在社会政治的含义上使用“正名”这个概念:“梁亡,郑弃其师,我无加损焉,正名而已矣。”而《春秋繁露》则侧重语言方面的内涵,《深察名号》篇在解释《春秋》中关于“六鷁退飞过宋都”和“陨石于宋五”的记载时说:“《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故名陨石,则后其五,言退鹢,则先其六。圣人之谨于正名如此,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五石六鹢之辞是也。”
此外,《春秋繁露》的《实性》篇也经常提到“正名”。《春秋繁露》在名实关系、名物关系上有很多的论述,比如“名号之正,取之天地;天地为名号之大义也”等等。
最后,我做一个小结。第一,现代西方学者解释“正名”的四个共同点最早出现的时间都不早于汉代;第二,首先指出孔子“正名”历史语境的是司马迁;第三,把“正名”和“觚不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政者正也”联系起来的做法可能始于胡适;第四,胡适没有用卫国实际的政治史来解释“正名”,而是采取了语言哲学的进路,这种解释模式给西方学者对于孔子乃至整个中国思想的理解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