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我最近研究明清科学史。“科学”这个词,我们都把它当做是客观的——科学就是科学,science就是science。但是,问题比较复杂,因为“科学”不是中国人发明出来的一个词,而是明治时代的日本人发明的,用“科学”来指西方的自然学。后来有很多人觉得中国从来没有什么科学,要到20世纪之后才有科学。所以,我今天要谈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科学”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赛先生”?
陈独秀与胡适
大家都知道,陈独秀先生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提倡中国需要打倒儒家,打倒传统的艺术和宗教,接受新的文化。新的文化重要的地方,一个是“赛先生”,就是科学;一个是“德先生”, democracy,就是民主。陈独秀先生那时是北京大学文学部部长,他强调这个新的方向,这些看法都是在《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他是把科学与民主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认为只有提倡“德先生”、“赛先生”才可以救中国。他这里就用日本的词说“科学”,也并没有提出这是从日本过来的一个新的名词。我今天试图探讨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中国人把“赛先生”这个词翻释成中文时为什么用“科学”这个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个案。
大家都知道冯友兰先生。他1922年到美国去休假一年,在Columbia大学讲过课,也跟杜威先生在一起做一些哲学上的交流。他写的一个名篇就是《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他觉得西方是有科学的,而中国没有。中国之所以落后,正是因为中国没有“科学”。另外,19世纪末的英国人傅兰雅,到中国上海来,在格致书院有一些活动,也在江南制造局翻译书,将很多东西翻译成中文,尤其是与科学有关的东西。但那时不用“科学”,而是用另外一个词,即“格致学”。我们今天要谈到的,除了“科学”之外,“赛先生”有别的名字吗?其实在“赛先生”之前,中国科学有一个名称,那就是“格物致知之学”,或者“格致学”。但是,20世纪的人们好像把以前的那个词丢掉了。傅兰雅到了甲午战争之后,觉得中国没有前途,日本是新东亚的领袖,而中国是一个落后的、没有权力的帝国。所以,他说,中国将来的语言会是英文,在科学、文学方面,中文是没办法存在的。
以上是两个例子,冯友兰先生是很有名的哲学家,他说中国从来没有科学,而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从来没有科学。而傅兰雅在中国待了好多年,后来到Berkeley开了东方学系,他觉得,中国人要学外国语言才可以参加全球事务。
到现在为止,我们有很多原因来说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我以前也相信这些原因,也给美国的一些研究生、大学生讲这些东西。说中国之所以没有科学,是因为宗教,因为宗教没有上帝的观念,没有自然这个观念。而中国人不能了解宇宙有一个创造的时间,后来又有一个结束的时间。这是西方比较重要的一个条件。其他的,还有哲学方面、经济方面、劳动人口的数量等等诸多原因。但是,其实这些说法的解释力并不充分。
在以前的中国,自然学的问题是不叫“科学”的。其实西方人那时也没有科学——science——这个词,从十六一直到十八世纪,都是用拉丁文的scientia,是自然学、社会学、人文学、道德学等的总称。而中国人用“格致学”,当然是从《大学》,从“格物致知之学”来的。尤其是宋朝的道学派,程朱和他的后学,就开始用“格物致知之学”来分析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是以道德为主的,但是朱子也说,有很多知识在道德之外,每个物都有它的“理”之所在。所以,那时有很多中国人开始用“格致”、“格物致知之学”来分析问题。甚至于朱震亨、朱丹溪等,南宋、元朝的医生,把与中医有关系的东西,说是《格致余论》。还有《格物要论》、明末胡文焕编的《格致丛书》等等。《格致丛书》是格物致知的一个丛书,把很多以前和自然学、语言学、道教、《周易》有关系的,都放在里面。这个书有非常多的版本,影响广及韩国和日本。这是西方的耶稣传教士到来之前中国的说法,那时候中国的综合知识就跟“格致学”有密切的关系。到了康熙年间,中国人翻译“法国科学院”的时候,还将其译为“格物穷理院”。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晚清,在太平天国至甲午战争时期之间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还在使用“格致学”。我们看江南制造局的翻译局、福州船厂的翻译局里的文献,还用的是“格致学”。
“格致学”其实和西方的science差不了多少。然而,这一局面到何时发生改变?中国人的“格致学”何时变成了“科学”,以至于到了20世纪人们觉得中国没有科学?其实这跟甲午战争很有关系。我查了一些资料,甲午战争之前,大家都以为中国会赢。与日本海军相比,中国海军当时位居全球第8,有65艘战舰;而日本在那时只有32艘,位居世界第11。当时法国、英国的专家,在战争开始时,都觉得中国会赢。其实中国的战舰很先进,比如“定远号”,是德国制造的。还有一些战舰是江南制造局制造的。其实我个人认为,甲午海战前后,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日本不相上下。细细考察这场战争,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失败,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问题。比如,中国当时海军分为四部分,真正投入战斗时,并没有统一起来,只有李鸿章的北洋水师。还有,中国战舰发射出去的许多炮弹,里面装的却是水泥。此外,从战争技术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海军的战舰比较重,而日本的战舰比较轻,后来的实战证明战舰轻快是非常有利于作战的,而沉重的战争赔款使得当时的中国失去了吸取教训、改善战舰的机会。
甲午战争卡通画(英国)
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国是没有“科学”的,这是对的,因为 “科学”这个名词是从日本来的。要是甲午战争中国打败日本的话,那中国的科学就是“格致学”,“格致学”这个词还会留下来。而中国之所以采用“科学”,跟这场战争有分不开的关系。
我们今天简单回溯了科学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在甲午战争之前,自有其对于西方自然科学的专门名称——格致学,而把西方的自然科学译为“科学”这一做法是来自于日本。甲午海战的失败直接导致中国人认为日本先进,也由此改变了中国人对于西方自然科学的译名。所以,时届五四,“赛先生”不叫“格致学”,而叫做“科学”。
曹南屏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