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木文美士(Sueki Fumihiko)
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
复旦大学历史系 张翔 译
自己和他者
离开自己认识就无法进行他者认识,离开他者认识也无法进行自我认识。
不仅仅是文化上的不同,还应该考虑时代的不同。最快吸收西方文化而成功发展了近代化的日本则站到了侵略者的立场上,而与受到侵略的中国和韩国持有了相互对立的历史。只有立足于以往历史,今天的亚洲研究才可能成立,而无视它的历史研究则无法成立。
如果要在世界公民的公共空间之中建立真理,也只能是表面上建立一个客观的、普遍的真理,实际上是以西方近代的哲学、科学作为前提,并且带有陷入西方中心主义陷阱的危险。讨论近代无法避开西方,亚洲主义也不过是翻过来的西方中心主义,是被虚构的近代的产物。
思想和文化的研究与置身于现代的自文化和他文化、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密切相关。在这种场合应该避免把自文化和他文化相互对立,而陷于狭隘的本民族中心主义。
研究者之间认识的错位——围绕“本觉思想”的理解
所谓“本觉”,出自《大乘起信论》这本书,原意是我们众生自身中具有的觉悟的本性。中国的华严宗从唐朝中期以后,强调人心的绝对性,提倡世界来自心的展开。为了明确地说明那种心的绝对性而经常使用“本觉”这个词。
由田村芳朗教授的提倡而在日本被广泛使用的“本觉思想”与中国华严所重视的“本觉”有一些不同,将原来在佛教里被否定的世俗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现象世界的总体原封不动地视为绝对并予以肯定,而且进一步认为无须进行修行的思想动向。无事禅将马祖的“平常心是道”的思想推至极端,认为日常生活即是觉悟,否定坐禅修行,但它是禅的主体的实践方式,而日本的本觉思想的特征是:并不限定于人的实践,甚至地狱和草木等人类以外的存在也包含其中。
本觉思想A——以日本的本觉思想为核心的、将现状绝对化的形态的本觉思想;本觉思想B——将“本觉”的原理绝对化的形态的本觉思想。虽然同一个词,但是中国和日本的学者各自所理解的内涵并不相同,如果混为一谈容易产生议论上的错位。
1980年代以袴谷宪昭和松本四郎二位学者为中心发起了以本觉思想为批判对象的“批判佛教”学术活动,一方面批判日本的本觉思想陷于无须修行的现状肯定,与此同时也把印度以来的佛性和如来藏思想作为背离了佛教无我论的实在论的想法予以严厉的批判。这是出自日本而引起问题讨论国际化的一个实例,也显示了对本觉思想的存在不同理解。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围绕是否承认《大乘起信论》及其核心的如来藏的观念也引起大论争,二者的问题意识相同。这需要一方面注意避免相互理解上的错位,另一方面也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
古代的论争举例——“非情成佛”和“草木成佛”
佛教将持有心的存在称为“有情”,并承认其有成佛的可能性。有情是轮回的,具有变化的可能性。动物属于有情,而植物或矿物则属于无情。中国也有非情成佛的议论,譬如依据佛教的唯心说,因为外部世界是心的创作,所以这个心如果成佛,那么由佛创造的世界也与佛一体化。因此,虽然也说非情成佛,但是主体是有情的,而非情的成佛则依附于前者而成立。
天台宗进入日本初期,将教学中的疑问求教于中国的天台宗。在《唐决》中,中国的天台宗的回答认为无心则无法觉悟和成佛,无法理解日本提出的非情成佛的问题。对此,日本的安然(《斟定草木成佛私记》)主张:有情的动物与非情的植物并无区别,草木也会各自发心、修行、成佛。《日本书记》中有“草木皆言语”,虽然是泛灵论,但是植物受到特别的重视。安然的“草木成佛”不同于中国的“非情(无情)成佛”,后者包括矿物等无机物。12世纪不明作者的《草木发心修行成佛记》:将草木的发芽、成长、衰弱、枯萎等用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予以表示,即:草木无须修行自然原生的状态即是成佛。《三十四个事书》则认为:草木不必成佛,顺其自然即可。
作为日本式的本觉思想A重视自然原生状态,而对于人为的活动则多予以否定的评价。虽然近似老庄思想,但是老庄则认为:作为人的主体存在方式,需要一个否定人为的活动;而本觉思想A则认为:放弃一切努力的草木的存在方式才是理想的状态。
关于思想的结构
用简单扼要的言辞说明一个文化的特征,并以此与其他文化比较,在文化理解上比较方便。但是这样地将文化和民族的全体赋予一种特征,也包含了文化和民族性决定论的危险。
因此,不是考察全体的概括性的特征,而是有必要去理解在各个时代里各种思想如何相互关联的内在结构,以及动态地观察其如何变化。
中国的儒、佛、道和日本的儒、佛、神道在外在形式上近似,但是各自的作用和分工体系并不相同。在异文化的思想、宗教的作用的比较的过程中,如果限定某些特定的概念或思想也可能无法看清全貌,而且容易引起误解。
理解作为他者的异文化决非易事。容易陷入相互误解,有时造成国民感情的对立,甚至会导致相互敌对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结果,不应该轻易地认为可以立刻理解异文化,而应该经常意识到这是一个理解上困难很多的他者,在考察思想的背景的同时,认识思想的差异和不同。只有把他者作为他者进行认识,反而会开启准确理解他者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