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卜正民:近代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凌迟

卜正民(Timothy Brook)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凌迟行刑现场,刽子手把罪犯胸前的皮肤一点一点割下来,然后刺穿心脏,割断手脚,最后砍掉头颅。这种残忍野蛮、视觉冲击强大的场景被拍摄成照片流入欧洲后,在很长时间内影响了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我要从这些照片开始,从近代西方人的角度谈谈凌迟。有几个问题:第一,这些照片是谁拍的,为什么要拍?第二,凌迟从哪里来,古代中国法律为什么要用凌迟这样残酷的刑法来对待死刑犯?

据我们所知,1904、1905年间驻扎在中国法领馆内的法国兵士拍下了凌迟的照片。在当时的欧洲看不到这种野蛮的行刑场面,所以兵士感到十分好奇,当然好奇之外,也会产生同情。

二十世纪初,这些凌迟照片流入欧洲,欧洲人第一个反应就是觉得野蛮,因此很看不起中国。如果说十八世纪欧洲人对中国还抱有正面的看法,认为中国文明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至此却不禁要觉得中国太落后了。看到凌迟的照片,欧洲人惊叹:怎么能如此对待自己的同胞!这样,凌迟就被视作中国人的象征。1910至1930年代,法国人尤其认为,最能代表中国人的事物是凌迟。

现在看来,这种反应、反感其实很自然,因为我们生活在所谓“后酷刑时代”(post-torture period),当今世界,基本上所有国家都抛弃了这种酷刑(少数伊斯兰教国家除外)。对待死刑犯,现在较具代表性的做法是维护他的基本人权,不会有很多的痛苦和侮辱。“死刑”更近乎医学意义,仅限于结束其生命。所以从我们所身处的时代看凌迟,会觉得不可思议,因此,记载者的基本立场还是看不起中国的,觉得中国很乱,中国人很坏。

但是,这个判断是不对的,因为他们忘掉了自己的历史:回到十六、十七甚至十八世纪的欧洲,可以看到跟凌迟差不多的酷刑,譬如十八世纪欧洲最厉害的酷刑——分尸。分尸在中国古代也有,但中国似乎很少使用这种酷刑。这样看来,欧洲人对凌迟的反感只是出于时间的落差,如果十八世纪的欧洲人到中国,看到凌迟,大概不会觉得惊讶。

在近代欧洲的记载中,1810年英国下院废除对扒窃者处以死刑的提案被英国上院断然否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The Spirit of Law, 1748)说:中国人比俄罗斯人聪明,俄罗斯杀人与抢劫同论死罪,而中国人将这两种罪区分开来。可见,孟德斯鸠知道中国有凌迟,可他并不怎么反感,在其看来,凌迟就是一种死刑、酷刑,跟欧洲差不多。William Blackstone也在《英国法释义》(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 1765)中对中国人和法国人做了同样的比较,并认为中国的法律要优于法国法律。

到了十九世纪,酷刑渐渐淡出欧洲。于是,当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凌迟酷刑出现在欧洲人面前,偏见便产生了。

关于凌迟的历史,自然要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五刑”。唐以前每个朝代的“五刑”都不一样。到宋朝演变为“笞、仗、徒、流、死”。其中“死”有两种,一是“绞”,一是“斩”。凌迟似乎是从辽朝开始的,原本是契丹人的刑法。但因为资料不全,具体史迹不明,怎么用、对什么人用并无记载。从历史文献看,虽然宋朝皇帝使用过凌迟,但《宋刑统》中并无明文,只有不少思想家反对使用凌迟,认为有违儒家思想。到了明朝,情况有所改变,经由大明律,凌迟第一次被写入中国的法典。

凌迟的逻辑是什么?单从照片来看,是要让罪犯欲死不能、受尽折磨。但似乎不这么简单。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喜好用凌迟,他对自己憎恨的人必定要让其以最痛苦的方式死去,光痛苦还不够,重要的是,要让他身体不能保全,这样死后便无法再生。所以,凌迟正是利用了中国人重视来生轮回这种民间信仰,来达到最大的惩戒效果。

福柯(Michel Foucault)在《规训与惩罚》(Discipline and Punish)一书中,对法国十八到十九世纪法律的变迁作了研究,刑法从用各种手段损伤身体,转向利用监狱和教育改造人的想法,由于以犯人认罪为目的,死刑于是渐渐被废弃。

在中国,因最优秀的法学家吴廷芳、沈家本的强烈反对,1905年四月,凌迟被正式取消,从此走完了它在中国长长的历程。然而,法国士兵1904、1905年所拍的凌迟照片的影响仍在继续。

最近二十年,有不少中国的艺术家以凌迟作为创作主题,在西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台湾艺术家陈界仁利用凌迟来抨击五十年代后戒严时期的国民党政府,现居美国的华裔画家林志也以凌迟为主题作画,并将凌迟画面与中国传统春节的画面放在一起展出。耐人寻味的是,这些作品并非出于对中国历史的真切了解,而是读到一本描写古代酷刑的书后的自由发挥,意在表达其个人对中国传统中糟粕的批判。

仍旧回到照片上,我们说,即使是这些凌迟的照片,也不能说完全客观,因为行刑时,要驱散围观的人群才便于拍摄,所以照片中的情景可能有其照片之外的安排。所以应该认识到,照片不能代替真正的历史,当然,历史也不能无视这些资料。更应考虑的是,我们该如何把法律的历史和当今关于这些历史的描述结合起来?直到目前,我们只发现三个中国人画的凌迟图片,中国之外,关于凌迟的图像要更多,该如何阐释、解读这些图像所反映的真正的历史呢?
 

杨  琴 摘录整理

 

发布时间: 2007/08/31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