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对“印度语”的理解
The Tibetan understanding of "Indian language" (rgya gar skad)
Ulrike Roesler 牛津大学藏地与喜马拉雅研究教授
演讲人简介:
德国明斯特大学印度学系(Westfälische Wilhelms-Universität Münster, Institut für Indologie)博士,牛津大学藏地与喜马拉雅研究(Tibetan and Himalay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Oxford)教授,东方学系(Oriental Studies Department)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印藏佛教,藏传佛教噶当教派(Bka' gdams pa),藏文叙事、传志和游记文献。主编Lives Lived, Lives Imagined: Biography in the Buddhist Traditions (Boston, 2010), Tibetan & Himalayan Healing: An Anthology for Anthony Aris (Kathmandu, 2015)等文集。
演讲时间:2019年4月1日
藏文佛典多以rgya gar skad du(“印度语”)和bod skad du(“藏语”)的标准格式起始,给出佛典的梵藏名称,继而引出正文。然而,相对于bod skad这种专为译经而衍生的标准藏语而言,很多西方学者视rgya gar skad为梵语(Sanskrit),这并非毫无疑问。此外,相对于学界对藏地译经和佛典的形成历史更为熟悉而言,我们对译经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印度班智达(paṇḍita)和藏地译师(lo tsa ba)交流所用语言为何——所知甚少。因此,本讲以此问题为讨论主旨,辨析藏文文献中的所谓rgya gar skad(“印度语”)是何种语言。
首先,藏译佛典开首的双语标题并不仅旨在揭示其名称,亦或有显示其为正宗印度来源而为其正名的意味。例如,藏文《甘珠尔》(Bka’ ’gyur)中存有十三部经似从巴利文(Pāli)翻译而来,然其双语标题仍以rgya gar skad du及bod skad du引入,且其巴利原题已部分梵语化(Sanskritised)。故以标识印度来源(即权威)而援用rgya gar skad才是佛典编纂者的关切。值得注意的是,类似藏传佛教文献,苯教文献也多在经首开列双语标题,不过是g.yung drung lha’i skad du(“雍仲圣语”,即象雄语)和gang zag mi yi skad du(“人语”,即藏语),由此推知双语标题的开列实为标识经典的权威来源,而不必旨在反映其原语情况。
至于前述译经过程中的交流语言问题,虽然目前难以直接回答,但如果考虑到文献记载的藏人与周边地区人口交往的记录,特别是类似敦煌出土的商旅僧使所用“双语字汇”、“语言速成指南”等文献,以及藏地译经僧、巡礼僧西行旅志所载与当地居民交流的信息,或有助于思考这个问题。阅读这些西行僧人的传志游记,能看到其中对语言问题的关切,特别是佛教圣地(’phags yul)所用之语言;同时藏人对梵语以及“印度语”的概念认知极不稳定,且各地的方言土语也相当重要,这些于文献中都有所反映。在此择要略加讨论。
首先是藏传佛教后弘期(phyi dar)的阿底峡尊者(Atiśa Dīpaṃkaraśrījñāna, 982–1054)。其最后十二年在藏地度过,却仍多依赖通事而行。其传记Rnam thar rgyas pa和Rnam thar rgyas pa yongs grags中不乏有关语言问题的记载。据传阿底峡离开印度超岩寺(Vikramaśīla)赴藏,身伴两位通事Rgya Brtson grus seng ge和Nag tsho lo tsa ba Tshul khrims rgyal ba,前者于途中过世时,阿底峡便抱怨自己不必赴藏,因为自己的舌头被斩断了。不过考虑到自己学过一点藏文且仍有一位通事随侍便继续前行。两人至尼泊尔,阿底峡试图自己翻译所得佛经,然不甚成功,此后也未再独译,而与译师合作译经。似乎这位受藏地王公僧侣邀请而东行传法的印度班智达实在不能独立用藏语译经或著述,并且仍相当倚重藏人译师和通事。
其次是卓弥译师(’Brog mi lo tsa ba, 993–ca.1064)和玛尔巴译师(1012–1097)西行求法的故事。两位译师传记中都强调其谙熟“印度语”(rgya gar gyi skad),亦对所赴各地方言土语(’phral skad)有所了解。在此,“印度语”似梵语了。而在恰译师曲吉贝(Chag lo tsa ba Chos rje dpal, 1197–1264)的传记Bla ma’i gsung dri ma med pa中记载了传主曲吉贝1234至1236年间在印度佛教圣地巡礼之事,其中详载彼时穆斯林入侵时期北印度的政治现状和民间的宗教、民俗情况。与前两位译师一样,传记也强调了曲吉贝的语言能力,甚至简单描述其与印度当地人的对话。如在圣地菩提伽耶(Bodhgayā)巡礼时被上座部(Theravādin)僧人问及所持经典为何,其答以prajñāpāramitā ho(“此乃《般若》”)之语;礼拜菩萨而被质疑时答以a rokṣa [*aroga?] ho(“惟汝无恙”);绕塔行礼时被问及自何处来,答曰Bhoṭa ho(“藏人也”),人们不信,缘其梵语(saṃ kṛ ta’i skad)娴熟;等等。传记作者将曲吉贝所说目为梵语(saṃ kṛ ta’i skad),然更类似北印度的一种方言,因此传记作者或以saṃ kṛ ta一名泛指印度通行的各种语言。
然后是达仓热巴阿旺嘉措(Stag tshang ras pa Ngag dbang rgya mtsho, 1574–1651)西行乌仗那国(O rgyan)一事。其旅志O rgyan mkha’ ’gro’i gling gi lam yig一书多有记载达仓热巴与印度当地人的交流对话。如其在途中遇到盐矿矿工时,其人斥以kya hindu ha ramdza ti(可复构为*kyā hindū harām-jātī“真个印度杂种!”)并用盐锤打人。达仓热巴答以sa si lim sa partsha dharti | tu mi ha ramdza ti kya hu wa | tshu ḍi mu ha(可复构为*[…] | tuṃhī harām-jātī kyā huā | churī muā“法王圣地,岂容卑鄙,汝其死乎!”)。后同伴劝慰矿工道bha bha pha la | ha mi mo sur ma hu wa(可复构为*bhābhā bhalā | hāmī mosulmān hue“吾非释种!”)等等。从有限的记载显示的有限的词汇和语法信息中,可推测其人所用方言实为彼时通行北印度之印度斯坦语(Hindustani或Hindavi)。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地人用hindū指称佛教徒以与穆斯林(musulmān)相区别;且用ka pur(即Kabūl,喀布尔)指称乌仗那国;而达仓热巴自陈其乃来自mahācīna(即dbus gtsang,“中国”)的藏人,意即时人用bhoṭa指称藏民族,而用mahācīna表示藏人故乡的地理位置。传记作者详细记载此种对话细节,或亦暗示彼时藏地西行须对印度所用口语相当娴熟。
最后是十九世纪的苯教上师伽日珠旺(Dkar ru grub dbang Bstan ’dzin rin chen,生于1801年)巡礼加德满都斯瓦扬布寺(Svayambhunāth, Kathmandu)一事,其与当地大德的对话由Charles Ramble还原而成,似一种印地语(Hindi)和尼泊尔语(Nepali)的混合方言。
由上述长达六世纪间西行藏人的传志游记可知,彼时印藏世界交流所用语言或为印度雅利安语支(Indo-Aryan)的各地方言。而藏人对于操何种语言秉持务实而灵活的策略:尽管梵语作为当时北印度佛教圣语的地位依然不变,但日常生活中仍用方言俗语交流沟通。然前引诸例似未透露各地方言之区别,或彼时各地以某种通用语(lingua franca)交流,或藏人记载时此种差别已然不见。因此,即便藏文佛教经典中的rgya gar skad即梵语,然考虑到前述语境背景问题,将此译为“印度语”或更显妥当。同时我们亦须注意,藏文佛典原语并不必为梵语;译师或藏经编纂人对语言的态度若同前述传志游记所载,则经典原语为梵语或方言亦无妨碍,仅须知其为印度正宗、权威可靠即可。
(孟小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