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2023.5.20 张帆:元代公文史料述略:型态、文体与结构

元代公文史料述略:型态、文体与结构


张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演讲人简介:

张帆,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前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前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元史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著有《元代宰相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简史》,发表论文《论蒙元王朝的“家天下”政治特征》《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等数十篇。


我主要从三方面来介绍元代公文史料,分别为型态、文体和结构。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公文的价值不言而喻。比方说在清朝,我们就非常清楚档案对于清史研究的重要性。那么在清代以前,各朝有没有那么多类似的材料可供我们使用?元朝就属于这样一个时代。虽然元朝的总体史料不算太多,但是公文的比重比较大。假如我们将眼光放到宋代,宋代史料就比元代丰富得多,但是宋代公文在总体史料的占比就没有元代那么大。因此,元史研究需要重视元代公文研究的重要性。

我主要讨论的是汉文公文,不包括蒙古文、藏文等其他公文,后者在元代的数量比较小。还有一些属于双语公文,如蒙汉合璧碑文,汉文与八思巴文一一对应。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汉文公文的结尾,附上一个八思巴文的概括性说明。总的来说,汉文公文占据了绝对优势,其他语种的公文比较少。我不讨论私人文书,如私人书信等。也不讨论文人创作的拟公文,在古代,有很多文人自拟公文,这就相当于他的作文,这个也是不能当成公文看待的。还有一些文字按理说也不是公文,但是可能会与公文发生关系,如户籍、上书言事、科举对策等,它们属于广义上的公文,但是严格说起来,它们均不属于政府文件。

因此,我最先从型态来介绍元代公文。就载体而言,可分为原件、抄本、石刻、刊本四类;就文本而言,又可分为全文、残缺、剪裁、压缩、改写五种情况。


一、型态

实际上,真正原汁原味的、保留原貌的公文在元代也很少。迄今为止,传世公文大多都是通过各种中介传出,包括书籍刊刻、手抄、石刻等途径。在传抄的过程中,只有数量不多的公文完全保留全文。大量的公文是残缺、剪裁的,甚至是压缩、改写的。

第一类公文型态是原件。数量最大的元代公文原件就是黑水城文书,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河黑水城遗址。它有大量西夏时期的东西,元代公文原件其实也有不少,都已经陆续出版,就是现在出版的黑水城文书。这里面的汉文文献,有一些是公文。但是,黑水城文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极少有完整的文书,基本都残缺,留下来的文书基本都破损了。虽然西北地区干旱,文书没有腐烂,但它也会变得很脆弱,随时会破掉,缺一块或者缺一部分,这些都很正常。所以,原件照片都是大量残缺的文书,而且残缺程度通常都很高。这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我们对于黑水城文书的研究。

在国内其他地方,比如河北遵化鸽子洞、新疆若羌、敦煌,还有安徽徽州等地,陆陆续续地偶然发现过一些小规模的元代文书,但也大都残缺,完整的原件比较少。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对来说比较基础。另外一类原件就是纸背文书。对于书商来说,如果去收购一些官府公文,在背面上印经书、史书等,相对来说能省不少钱,这就是纸背文书的由来。详细可以参阅船田善之的《元代汉文公文书(文书原件)的现状及其研究文献》。但是,纸背文书研究起来特别麻烦,因为它的文本很难提取出来。元刻本在今天已经属于善本,研究者很难通过拆解的方式来研究纸背文书。现在也陆陆续续地出版了一些纸背文书,最有名的就是前两年出版的元代湖州路户籍文书。

第二类公文型态是抄本。在数量上不是太多,出现在个别地方。比方说一些徽州族谱收录了他们家族以前当官的情况。《婺源沱川余氏族谱》收录了元代任官文书(付身),而且把八思巴字的概括说明也一并抄上。它就是一份委任状,篇幅、结构都很简单,内容不复杂,主要就是说任命何人,以及为什么任命。

第三类公文型态是石刻。石刻就是把公文刻到石头上。元代时,特别是元代的宗教组织,寺院、道观通过各种关系拿到皇帝的批示,然后把圣旨刻成石碑,对他们的财产进行保护。这样的文件特别多,留在存世文献里的也有不少。有的是双语的,既刻了汉文,又刻了八思巴蒙古文。这些也都被学者注意到,早已做过拓片、录文。这些石刻资料,有些还能看到原碑形态,而有些就只有拓片了。可参阅李雪梅《中国古代石刻法律文献叙录》的第六章元代部分。

最多的还是第四类公文型态,即刊本。刊本里面第一种就是公文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元典章》。书商为了出版《元典章》,派人到处去搜罗一批公文,搜罗了好几千件,然后估计在他家里汇总、编辑、出版。出版以后干什么呢?主要是卖给那个考公务员的人。我曾经参加过陈高华老师领衔的《元典章》点校本。稍微晚一点,台湾的洪金富老师也出版了他个人点校的《元典章》。《元典章》这部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所收录的公文是以剪裁型为主,偶尔有全文。它看上去头尾非常完整,好像该有的信息都有,但实际上也不排除它有次要的东西被删掉了。有的时候删的很好,真的是把主要内容保留下来,把废话删掉,但是有的时候也就把很重要的关键信息也给一块删了。

不过,剪裁型的和残缺型还是有所不同。残缺型都是随机的,你不知道它会缺哪;而剪裁型的还存在一个基本前提,它尽量想保留主干内容,删掉一些次要内容。元朝另外还有两部朝廷颁布的法令法规汇编,《通制条格》和《至正条格》,它们属于压缩型。它是把整体内容压缩了,可以说原始公文到它这儿保留的内容恐怕就不到一半了。所以它的篇幅通常都很短。还有一类是元朝官修的政书,即《经世大典》,里面收录的公文也都很短。它属于另一种情况,改写型,就是不光压缩,还做了改写,里面不再保留硬译的蒙文风格。此书后世不传,清代学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部分佚文。最后,一些公文散见于政书、类书、文集等书中,比如《吏学指南》、《秘书监志》等等。

二、文体

元代公文文体主要有三类,分别叫汉文文言体、汉文吏牍体、蒙文直译体。早年档案学专业的学者研究元代公文时,把元代的公文分为文雅体、白话体、粗俗体。头两个还勉强对得上,而粗俗体这个说法不太好,因为这不是粗俗的问题,而完全是另外一种语言。蒙文直译体保留了蒙古语的语法和一些词法特征。三类文体里,汉文吏牍体的数量最大。它看上去是汉文,但是你读起来跟咱们说的古文还不太一样,其次是蒙文直译体,最少的是汉文文言体。

从点校难度上来说,最难标点的是蒙文直译体,这需要了解一些蒙文的语法特征和常用语,它们与汉语之间存在一个相互对应的固定译法。过去有一篇我们专业必读的文章,就是蒙古族学者亦邻真的《元代硬译公牍文体》,他用蒙语知识来讲解蒙文直译公文为什么会这样写。所谓硬译,完全就是那个生搬硬套,不太符合汉语的语法规范。元朝的皇帝基本说不了汉语,因此开会时在场的人都要说蒙语。只要皇帝一露面,公文大多数时候都是蒙文的,当时的人就做记录,全都是蒙文。向全国发布时,就要译成汉文。要保证语言不走形,那就得用蒙文直译体。元代传世公文中的蒙文直译体文书主要见于圣旨,包括经圣旨确认的奏事记录。《元文类·经世大典序录·帝制》:“国朝以国语训敕者曰圣旨,史臣代言者曰诏书。” 元代蒙文直译体公文中的蒙古语语法成分,对元代汉语(白话)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根底,就是蒙语里的介词性质的语法成分。用根底使得宾语前置、动词后置,而这就是蒙语的语法特征。但进入明代后,元代白话的这些特征又逐渐消失,高丽汉语教材《老乞大》元、明刊本上的差异,就体现出了这种变化。

其次是汉文吏牍体,点校它得了解一点公文制度:汉文吏牍体是元代传世公文最常见的形式。其中包括一部分圣旨(与蒙文直译体同样译自蒙古文,但翻译更加彻底一些),为数更多的则是自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以下从中央到地方大小机构彼此之间的往来公文。后者为元代传世公文之大宗。汉文吏牍体公文的难点:

1)句型结构、语句节奏与普通的汉语文言文或白话文均存在一定差异,不能完全套用常规的古代、近代汉语语法。

2)包含大量公文术语或特殊词汇。

3)许多时候层次复杂不易辨析。

最后是汉文文言体,那就是标准的古文,缺乏元代的时代特色,稍具古代文言常识即可阅读。如《诏令·(世祖)即位诏》(《元典章》卷一)、《诏令·(仁宗)赦罪诏》(《元典章》卷一)、《户部四·婚姻·官民婚·命妇夫死不许改嫁》(《元典章》卷十八)等。

三、结构

在大多数情况下,元代公文层次复杂,由于众多机构需要发言,最终导致各级机构的发言内容相互嵌套。一份规范的汉文吏牍体公文,它应该在引用公文之后,随时加上“引用完毕”这样的标志,要不然连古人也会搞晕。最著名者,如引用皇帝的话必须以“钦此”结束。元代公文结构,最常见的有两种类型:第一类,皇帝或高层机构(中书省、御史台、行省等)下发的指导性文件,内容比较宽泛,往往包括多个事项。这类公文的结构相对简单。第二类,处理具体事务或针对具体事例发布的公文。这类公文的结构有时相当复杂,解读时首先要确认公文中的核心机构(暂称之为A,大多在公文开端。有时性质模糊不好确认)。内容通常会包括三个要点:

①某其他机构(往往是下属机构)提出或转达问题(B→A

②向上请示、平行咨询或向下交付讨论(A→C

③批示或回复(A→B

以上①②两环节,均有可能引述其他相关文件、事例,所引文件、事例当中又可能引述更早的文件或事例。有时,某些环节所涉事务辗转经过多个机构处理,各机构先后陈述事由,加签意见,从而形成如同竹笋一般层层相套的复杂结构,可能达到八九层之多。

另外,公文中的转引内容,大多只是扼要概述,并非逐字逐句的公文原件,因此,有时将公文内容逐层分辨并非易事。如果遇到文书抄、刻出现脱误,就更难以精确分层,标点也就更为不易。陈高华等点校《元典章》,在标点多层次公文时采用常规方法,即仅由外向内先后使用双引号和单引号。如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除冒号外不再使用其他符号标识。另外,对于书中绝大多数公文,均将文书开端的时间和发布机构单独分为一段,整条文书分为两段。此类情况底本并未分段,点校时分段的考虑,主要是突出公文主体,眉目清楚,起到一层引号的作用,有助于体现文书层次。

(钱琨  整理)



发布时间: 2024/04/07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