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2018.9.28 邓菲:性别空间的构建——从宋代墓葬中的剪刀、熨斗图像谈起

性别空间的构建——从宋代墓葬中的剪刀、熨斗图像谈起

邓菲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

 

北宋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的乡绅富户常将其墓室建造为庭院或居室,通过刻画桌椅、箱柜、衣架、灯檠等元素来模仿室内空间,并绘出宴饮、备食、梳妆、伎乐、杂剧等生活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剪刀、熨斗、直尺等小型用具也多表现为浅浮雕砖雕,与门窗、家具一同作为墓内重要的装饰元素。这些器用并非随机所作,通常提前预制,在建墓时镶嵌于墓壁之上,有时甚至会作为唯一的器物类装饰出现。由于此类器物为日常用具,加上相关图像在墓室中非常普遍,学者们一直将它们视为日用器在墓葬空间里的视觉再现。因此,很少有研究者专门对这类装饰分析、解读、讨论墓葬设计者为何会在众多的流行器用中选择剪刀、熨斗加以呈现?对这些元素的强调是否暗含特定的目的?它们与其他壁面装饰的关系如何?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墓葬资料来看,剪刀、熨斗、直尺等图案自晚唐开始出现,五代逐渐发展,至北宋时期作为墓壁上常见的装饰题材。就其空间分布来看,发现该类题材的墓葬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一方面,这种时空分布与砖室墓形制的发展紧密相关。仿木构砖室墓自中晚唐以来开始出现在河北地区,历五代、宋初,至北宋中晚期开始广泛流行于中原北方地区的平民之中。有学者将该墓葬形制的流行视为河北因素在五代、宋初时期的继承和影响。另一方面,也正是从晚唐、五代开始,桌椅、衣架、盆架、镜台等高型家具开始流行,北宋中叶以后相当普及,并且成套出现。新兴的陈设风尚同样影响了墓内的视觉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剪、熨斗、直尺常与搭挂衣巾之用的衣架、放置衣物的衣柜同置一壁。这种搭配为解读图像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提示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装饰元素,而需结合其他内容,以组合的方式来观察墓内图像。剪、熨斗、尺皆与缝纫、剪裁衣物有关,也因此与衣架形成固定搭配;另一侧的镜台、镜架和妆奁,作为与梳妆活动相关的家具、用品,暗示着梳妆类的场景。二者共同呈现出一个象征剪裁、熨烫、梳妆活动的空间。

实际上,在墓中随葬剪刀、熨斗的传统可追溯至汉代。早在西汉时期,熨斗就已开始作为随葬器物。西北地区的若干北朝墓葬中也出土了熨斗、剪刀。唐代两京、河北、辽宁以及西北等地盛行随葬铁剪与铜镜,它们多出现于女性墓中,可能分别象征着“女功”与“女容”的意涵。剪刀、熨斗组合继续出现于辽金时期,辽宁、河北等地的辽墓常随葬各式铁质或陶质的生活用具,其中包括交股式剪与熨斗。虽然这一传统看似具有延续性,但是其组合、形式和意涵在不同的时期、区域、文化之中都不断发生着变化。可以确定的是,不论其材质如何,该组合出现在墓中的主要原因既源于这类用具的实际功用,同时还与它们所象征的“女功”的意涵有关。不论是器物还是图像,它们都与特定的组合共同营建出了完整的场景和空间。

从墓葬图像题材的角度来看,熨斗与剪刀的图像都是对闺阁之中女性生活用具、场景的描绘,生动地构建出了女性的日常家居环境。例如,河南登封城南庄宋墓提供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该墓除了明确绘出女性墓主外,整个墓室还通过梳洗、梳妆、缝纫、熨帛等场景,营造出了一个属于女性的特殊空间。性别空间在墓葬中的呈现确实值得关注,然而,仅仅从图像角度出发是否可以推断出墓主人的性别身份?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与性别相关的图像题材有助于性别空间的塑造,但是墓葬是装饰、随葬品、葬具、建筑空间的复杂组合,过于关注某些孤立的元素有时可能会导致过度解读。实际上,宋代装饰墓中并不只是描绘出与女性活动相关的内容,许多墓例都表现出双重的性别元素。墓中的衣架、镜台、妆奁、剪刀与熨斗常表明了与女性相关的场景,而笔架、笔、砚与墨锭象征着书写场景,似乎与男性的日常活动有关。这些图像元素可能分别象征着女性、男性墓主的活动及存在。

熨斗、剪刀图像组合属于墓葬中表现妇功类内容的视觉传统,并非唐宋时期的独创。纺织作为中国古代女性的基本生产活动,早在汉代时期就已经进入丧葬艺术的传统,与其内容相关的图像题材也多具有象征性的意涵,代表了该时期社会对理想女性的期待。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们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宋代装饰墓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在该阶层中,作为社会主导的男性对于生活模式以及女性的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期待,其中以女功类为主的活动在这种理想的生活模式与家庭分工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墓葬的图像内容中窥探到该阶层女性在家宅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墓主夫妇的社会分工和行为规范。


发布时间: 2019/04/18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