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2018.11.27 仇泰格:由故宫的一件凤冠说开去

由故宫的一件凤冠说开去

仇泰格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馆员

 

故宫博物院内藏有一件明代凤冠,这件凤冠来自于对定陵的考古发掘。1956年,新中国的考古工作人员进入定陵地宫,在孝靖皇后棺椁南侧的第十四随葬品箱中发现了这件凤冠。凤冠上有三龙、两凤,结合明代礼制分析,这件凤冠属于皇后用冠,考虑到孝靖皇后生前极受冷落,薨誓之时身份只是皇贵妃,不可能配置有如此等级的凤冠,因此推测,此凤冠为孝靖皇后之孙,新即位的明熹宗朱由校在追尊其祖母为孝靖皇太后并以厚礼迁葬定陵时所备置。

这件凤冠上总共镶嵌有宝石94颗,串缀珍珠3426颗。2017年11月,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使用美国Bwtek公司的Iraman-plus型便携拉曼光谱仪对凤冠上的74颗宝石进行无损分析。除三颗宝石未获得有效数据外,从其余71颗宝石均获得了比较清晰的拉曼光谱。不同宝石材质,其拉曼发射光谱上会出现有显示自身种属特征的谱峰,通过分析这些宝石的特征拉曼光谱峰,可获得关于这些宝石的种属信息。经过对光谱的分析,可知在这71颗宝石中,有红宝石6颗,红色尖晶石44颗,蓝色蓝宝石19颗,淡黄色蓝宝石2颗。

基于检测结果,可以结合历史文献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探讨凤冠上宝石的产地、流通路线、万历朝的宫廷珠宝采买等问题,以及万历朝珠宝采买牵涉到的“争国本”、矿税等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国内宝石资源匮乏,普遍认为明代宝石材料基本为域外流入。这件凤冠上镶嵌的宝石经检测可知品种为红色尖晶石、红宝石、蓝色蓝宝石、淡黄色蓝宝石,这与现今缅甸北部抹谷地区所产宝石品种大体一致。由明实录、各式地方志、私人笔记可知,抹谷地区在明代中后期乃是宫廷重要的宝石来源地。这批宝石极可能是产自缅甸北部抹谷地区,由贸易商道“宝井路”经腾越州、云南府流入北京的宫廷。

这件凤冠共镶嵌宝石74颗,串缀珍珠3425颗,参照相关笔记资料提及的明万历时期的珠宝价格,会发现此凤冠上的珍珠、宝石在用料上可算得上是奢侈大方。如此奢侈大方的用料,与文献记载的万历时期宫廷通过各种不计代价的手段积蓄珠宝的举措,可相互印证。这批宝石极有可能来自万历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那九次倾尽国力的珠宝大采买,或是万历二十七年至万历三十三年由矿税太监组织的在抹谷地区的开采活动。无论是用银采买,还是用人力开采,都与万历朝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万历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的珠宝采买与“争国本”事件紧密关联,珠宝采买活动可视为万历皇帝在立储风波中使用的斗争手段,用以形成借口,拖延了皇长子朱常洛的冠礼、婚礼、册立,也为自己及爱子朱常洵聚敛了大量的财宝。而万历二十七年至三十三年由矿税太监组织人力在宝石产区抹谷的开采活动,则在边地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恶果,造成了矿税太监与地方官员的矛盾,也激化了边疆土司和朝廷的矛盾,导致西南地区民怨汹涌,土司叛投,明王朝最终失去宝石产地。


发布时间: 2019/04/18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