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欧语文献中的“鞑靼”(Tartar)
董少新 文史研究院研究员
我近两年在研究西文文献中的明清鼎革,这个课题需要从几个大的方面加以研究,我这次我要讲的“17世纪欧语文献中的鞑靼”是其中之一。本次讲座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Tartar一词在西文中,不同时代亦有不同含义。《马可波罗行纪》中的“鞑靼”主要指的是蒙古人,但有时其含义更为宽泛,此后几个世纪中,鞑靼在欧洲人的观念中,是亚洲北方草原各游牧民族的笼统称谓。在万历末年,由于建州女真的兴起,传教士开始关注女真人族群,并把鞑靼分为东鞑靼和西鞑靼,东鞑靼专门指金人,此后“鞑靼”这个名词成为金人(满洲人)的主要称谓。
二、整个17世纪,有关鞑靼的欧语文献不胜枚举。我把这些文献分为未出版的来华传教士手稿文献、已出版的来华传教士作品和未曾来华的欧洲人作品,分别做了简要介绍。其中第二类,主要依据的资料为第一类,即传教士的众多未出版书信、报告等手稿。但就影响而言,出版品要远远大于手稿,特别是像卫匡国《鞑靼战纪》这样的被译为多种欧洲文字,且一版再版的作品,在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这批有关鞑靼的欧语文献,最主要的内容是描述鞑靼人征服中国的过程,包括几乎所有重要战役。此外,它们还包含了大量的与鞑靼有关的其他内容,包括鞑靼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物产,鞑靼族群的社会组织、宗教信仰、民族起源、风俗习惯,等等。本讲主要讨论了传教士对鞑靼人长相、气质、性格方面的描写,鞑靼人的服饰,以及传教士是如何看待鞑靼人的宗教信仰的。
四、明清鼎革动荡时期的不同政权中,大都有传教士为其效力。传教士为了保证天主教能够在中国得以延续,在政局动荡时期采取了多方押宝的灵活策略。咋看上去,似乎在华耶稣会士各为其主,相互厮杀,但本质上只为一主效力,那就是天主。耶稣会士对满族征服者的感情很复杂。尽管满洲人的彻底征服可能会使整个中国恢复平静,但是他们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傅汎际看来,他所目睹的这场惨剧仿佛就是末日审判的预演。但也有的耶稣会士乐观地认为:“征服者仅仅是希望成为整个中国之主并劫富济贫而已。”传教士对中国各政权都没有身份认同,没有忠君、爱国的情感,因此也就不存在洋遗民的问题,其态度的转变也不足为奇。
五、在简要回顾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几个侧重:1、强调西文史料对研究中国历史的意义。(1)对中文、满文资料的补充意义。(2)对扩大明清史研究视野,把明清时代中国历史放入世界背景中研究的意义。2、注重将西文史料与中文、满文史料互证。此外,结合图像资料、地图资料。3、注重史料的主观性:不同记录者的不同立场。4、从中国学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信息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