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中国的马王及其印度起源

中国的马王及其印度起源
Meir Shahar (夏维明)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
 
虽然当前没有多少人拜马王,但在中国古代马王是马、驴和骡子的守护神。从明清一直到民国,农民、商人和军士都依靠马、驴和骡子,所以马王在中国古代特别重要,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马王庙。
通过对马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宗教与经济以及生活环境的关系,另外也可以看到古代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马王的崇拜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也就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和甘肃一带。其实在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中国北方,驴是很重要的农业役畜。结合一件清代晚期中国北方某个村子里马王庙的账簿,也能够发现拜马王与农村经济的联系非常密切。除农民以外商人也拜马王,因为他们依靠马、驴和骡子来运输商品。在北京东岳庙的马王殿内有两块碑,其中一块乾隆时期的碑上记着“马王圣会”以及“东西牌楼驴市众善弟子诚造”的字样,碑是由在北京作驴市生意的商人所立。在清代北京城的东北部,基本是驴马交易的中心,因此东岳庙以西的区域,分别有马市大街和驴市胡同。另外军人基本也都拜马王,因为明清时期的骑兵都依靠马来作战。所以从明代开始,每一座军营也都有马王庙,而且马王和关羽往往在军营中被一起拜。
马王最明显的形貌特征就是三只眼,在宋代的《道子墨宝》上,可以看到灵官马元帅同样有三只眼,另外其手中的兵器上缠有一条蛇。这些特征可以和古印度的神灵湿婆相联系,在有关的图像材料中,可以明确地看到湿婆有三只眼并且手中握有一只蛇。甚至可以这样说,多眼多臂的神灵基本都源出于印度。
马王的另外一重身份是火神,《道法会元》就记载马王是一位火神,其中称马王是“火中之精,火中之王,火中旺气”。而且其他道教文献也记载马王居于南斗,其手下不仅有五百火鸦,还有出火的火瓢。在小说《南游记》中,作为主人公的马王,也自称为“火之精,火之灵,火之阴,火之部”。
另外马王三眼多臂的外貌,以及其所具有的火神的特征,也可能源自密教的马头观音。在民间马王也被称为马明王,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一名称来自密教。马明王其实就是马头明王或马头观音。在密教的文献中,同样记载马头观音的形貌与火有关。而且马头观音与火的联系,同样可以上溯到印度神话,古印度神话认为,在大海之下有牝马,其口中可以出火,而马口中的火,最初又由湿婆所发,因此佛教的马头观音又受到古代印度神话的影响。
总之,古代印度神话中可以吐火的牝马嘴,影响了唐代密教的马头观音,也就是马头明王,后来中国古代的信仰又受到密教的影响,形成了所谓的马明王的崇拜,民间的说书人也开始讲三眼马头明王的故事,最后在明代正式形成了明确的马王信仰。
 
(邵小龙 整理)

发布时间: 2018/12/05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