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道经扉画的图像传统与宗教作用:以两种万历御制《玉枢经》为例

 道经扉画的图像传统与宗教作用:以两种万历御制《玉枢经》为例

尹翠琪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助理教授

   中国古代道教经籍,常于经文前刻绘一幅含人物形象的图画,即扉画。传世的道经扉画,多见于明代或以后的经折装道经,其篇幅可占经文前的四至十一页不等。由于扉画冠于经文之首,所占篇幅又远远大于一般插图,故其在道经中的重要性当不容置疑。然而,过去的研究并未对道经扉画的内容、生产方式以至宗教作用等方面做出深入探讨。那些被描绘在道经扉画的神祇是谁?他们的选取是依据什么原则?对于订制者而言,这些图像又是否具有宗教作用?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619扉画
 
   这些问题,在研究明神宗御制的两种《玉枢经》扉画时尤其突出。《玉枢经》成书于南宋初(12世纪),是北宋末年兴起之神霄雷法传统的经典,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主神。明神宗曾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御制两批共十二本用磁青纸泥金抄写的《玉枢经》。及后,他再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御制雕版印刷的《玉枢经》三百六十本。两种《玉枢经》的扉画虽同由神宗下旨制作,但两者不论构图和主神形象皆不相同。版刻于万历四十七年的《玉枢经》扉画,描绘普化天尊趺坐高台,于玉清天向雷师皓翁等仙众讲演至道。该本与传世几种《玉枢经》版本的扉画接近,构图基本沿袭唐宋以来佛经扉画“说法图”的形式。然而,各版本中围绕着普化天尊的附属神祇不尽相同。通过将扉画描绘的神祇,与《道法会元》和《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等明初科仪汇编作比较,可见扉画所描绘的多为道教元帅神,而不同版本对元帅神的选取,基本上是以刊刻扉画时,元帅神在雷法仪式中的权能大小为依据。换句话说,效验(efficacy)是扉画选取神祇的重要原则。
 
   至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御制的两批泥金抄本《玉枢经》,其扉画描绘普化天尊持法骑麒麟,与三十六元帅奔走伏魔的情景。天尊此一武神形象,当是源自元代(14世纪初)苏州官吏徐道龄所编《< 玉枢经>集注》中的一幅重要的插图。图中描绘普化天尊“披发骑麒麟,赤脚蹑层冰。手把九天炁,啸风鞭雷霆。能以智慧力,摄伏诸魔精”的勇武形象。若重置万历四十三年御制的两批《玉枢经》于其产生的历史脉络,并分析经前的御序,更可见明神宗在下旨制作《玉枢经》之时,正受当年四月发生之“乙卯闯宫”一事困扰。而两批《玉枢经》的制作,则很可能是要召唤普化天尊“弭息百邪”的大能,以平息宫中发生的祸患。这个具体例子,不仅说明“效验”是扉画选取神祇及其形象的重要原则,更令人思考扉画图像对观者所产生的宗教作用。

发布时间: 2015/11/19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