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遥远的史实,近旁的回响——孔庙历史与遗产漫谈

 遥远的史实,近旁的回响——孔庙历史与遗产漫谈

杨志刚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院长

  孔庙历史与遗产的研究,涉及教育史、儒教史、礼制史、建筑史、风俗史等领域。所谓“遥远的史实,近旁的回响”,是强调要走入现场考察和倾听,注重研究方法上的“远近结合”、“远近打通”。这几年我通过对各地孔庙的实地调研,更多地知道了孔庙今天为什么还能保留,如何保留,在这个特殊的场域里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正发生着什么,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科举、教育、社会文化和近代以来的变迁。

  云南大理洱源县凤羽小学的门口,用红漆刷着一副标语:“教育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2014年春节时我初见这句话,有种时光交错的感觉,心想:这个话或许正是科举时代士人们进出孔庙时最强烈的内心诉求。迈入校门,里面保留着建于清朝雍正四年的凤羽县文庙部分建筑(目前作为校舍使用)。大成殿的土墙上,有不少被扣挖过的痕迹,校长在一旁说明:当地盖新屋,喜欢掺入一点大成殿的墙土,以接获运气和喜气。现在加强了管理,但还是难以完全管住”偷挖”行为。本人尚未搞清这一习俗起源于何时,却不能不感受到在一些民间社会,古旧的孔庙仍葆有一种精神力量。

   四川德阳文庙,始建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目前基本格局保存完整。在这座孔庙的泮桥旁,我看到一对年轻夫妇正在父母亲友的陪同下抱着婴儿合影留念。从他们灿烂的笑容,可以看到对未来的憧憬。为何选在孔庙和泮桥?因为那里有象征意义。这些年不是还有很多人到孔庙去祈愿吗?祈愿的内容多为学业顺利、考试成功、升入理想的学校。论者或说这属于“迷信”,可在这些行为背后,映射出学生和家长对于社会阶层流动和自我提升的期待&在更深一层次上又隐含着对于社会公平机制的盼求%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设计,以及为何一直坚持采用标准化的(乃至于呆板的)考试方式,其中包含着对于维护公平的考虑。从今日孔庙的祈愿活动,可以加深对古代科举制度的理解:反过来亦是。由此再来想德阳泮桥旁的那几张笑容,你就可以读出更多的内容。

  四川犍为文庙,始建于北宋真宗祥符年间。其大成殿的屋顶非常独特,是一个三重檐的牌楼式建筑。泮池上没有泮桥,据当地人讲是因为当地未出过状元。乐山文庙一度为乐山第二中学使用,现在学校已迁出。仍存泮池,也有泮桥,但被告知泮桥原本没有,系后来添筑的。原来为什么没有,也是因为当地未出过状元。可见状元情结有多重,并深深融入了地方的民间记忆,又进而据此去“解读”古代礼制。
 
  云南地区的孔庙兴建于元朝,大量出现在明、清。东北地区的现存孔庙也建于明、清以及民国。把中国各地远远近近的孔庙整理后编排在一起,可以看到古代儒家文化及其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是怎么扩散、传播出去的。在云南祥云县找寻文庙遗存时,发现在其旁边有一座仓圣宫&供奉着仓颉,还有玉皇大帝、孔子与七十二子、佛陀等,体现出中国民间信仰“兼容并包”的有趣一面。在大理市挖色镇,还看到了乡孔庙和村孔庙。
 
  在台北孔庙,设有普及传统文化的课堂,每周六、周日上午还要展演雅乐舞。在广东海阳儒学宫,看到了当地祭拜孔子的信俗。考察福建同安文庙时,厦门第二外语中学的师生正在那里举行高考誓师会。这些都体现出孔庙文化最新发展的一些迹象。

发布时间: 2015/11/18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