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诗传统
杨赛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歌诗传统浓厚,影响深远。《诗经》可诵、可唱,有些《诗经》谱流传至今。《吴越春秋》中的《弹歌》在民间尚有遗存。汉高祖、汉武帝、项羽、司马相如、张衡、蔡文姬等人创作的歌曲,仍保存在琴歌中。此外,《敦煌琵琶谱》、古笛谱中也有海量的古歌诗。
古歌诗能流传至今,大多有其独到之处。如刘崇德据《东皋琴谱》所按《沧浪歌》,一字一音,看似旋律简单,其实节奏、力度和情态都有古趣,完全可以唱得兴味盎然。又如吴景略据《梅庵琴谱》所按《极乐吟》的旋律在吟诵调的基础上形成,极富韵味。
古曲的唱法应该借鉴民歌的经验。我从洞庭湖垸区采集到挽歌《薤上露》、《蒿里歌》、《踏踏歌》,用湘北方言的声韵调,再加上方言衬词“嘞”,很随意就能唱出来,根本就不需要记谱。中国歌诗的旋律是由歌词的语音和声调决定的,尽管一字一音,但每个字的声韵调却很复杂,如果再加上虚实,断连,简单的旋律就会变得曲折生动,富有表现力。
旋律的处理还与词意有关。如《梅庵琴谱》传夏一峰按李白《关山月》,旋律的高低随戍边战士的视角、心境而转换,冷月当空,长风寂寥,摇曳虚幻,叹息不止,似断非断,似连非连,长夜漫漫,别样凄苦。
现存中国仪式音乐中也保存了大量的歌曲,我从洞庭湖垸区采得佛教丧葬仪式音乐《叹空歌》,道人先生一唱一和,用佛家的色空观念,化解人生万般疾苦。还从洞庭湖垸区采得儒家祭祀仪式歌曲《迎神歌》、《三献歌》、《送神歌》等。这些歌曲的词意与仪轨宣扬了宗教观念,但其旋律却借鉴了地方音乐元素。
中国歌诗传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地理文化现象。民歌发扬了风的传统,文人调发扬了雅的传统,仪式歌发扬了颂的传统。雅与颂的传统都是以风为基础的。延续中国歌诗传统,弘扬中国歌诗文化,培养中国歌诗人才,是我们的重要使命。我们今天创作和表演白话文艺术歌曲,要尽量表现歌诗的声、情、意、韵,要让每一个歌词都长在五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国文化里,让每一个音符都长在广袤深厚的中国民间音乐元素里,长在中国人的生命体验、人文传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