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马新跃:土山湾木塔在美国:中国在巴拿马赛会上的展现与展览

 土山湾木塔在美国:中国在巴拿马赛会上的展现与展览

马新跃  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艺术史系博士候选人、文史研究院访问学者

  近年来,各方学者对土山湾孤儿院艺术工艺工场的关注与日俱增,特别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来。这一段遗忘的历史不只是上海的,也是中西宗教文化艺术交流中的一个难得的研究案例。虽然如此,过去学者注重的往往是机构或人物的历史,但对个别艺术工艺作品只是对它们在各世博上获得的荣誉简单地一提,而对它们的展览表现和在国外的影响却没有讨论。这可能也是大多相关资料现在美国的原因。我利用北加州各档案馆对土山湾参与的其中一次世博会——1915年的三藩市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马赛会)——展出的木塔模型与其所代表的意义作了深入的探讨与分解。报告利用中国学者先前未使用的来自美国北加州的各档案库的资料,尝试对土山湾参加马赛会的展览做一次详细的视觉研究。

  上海徐家汇区的土山湾孤儿院的艺术工艺工场,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视觉文化里扮演着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这个被徐悲鸿称为“西洋艺术在中国的摇篮”的地方,训练了一大群出色的艺术者,是西方艺术在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性的传播。作为一个商务性的工场,土山湾参加了几次世博,而马赛会是其较多展品参展的一次。除了各种有着江南风味的木刻家具,还有86尊以中国名塔为原型而缩小的木制模型。与其他展品不同的是,它们的设计者(也是土山湾木工间的主管)葛承亮(Aloysius Beck),非常看重这套塔和它们的教育价值。

  历来在西方人的眼里,塔是中国的象征。从十八世纪以前中国外销瓷上的构图,到十八世纪的英国马嘎尔尼(Macartney)使团中的画家William Alexander对在大清所看的图像的修改,到同时期的广州外销画,欧洲人对塔与中国有一种习惯性的视觉文化的联想。这种文化与当时流行的反古典艺术潮流的“画意”(picturesque)风格画的风靡与普遍互相融合。画意作品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废墟”,而进入十九世纪,“废墟”这一概念也用来比喻中国的古老与落后。随着摄影技术与外国人在中国的深度进入,摄影师们利用了艺术上的画意风格与废墟主题来呈现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遇,特别是塔——一种与中国分不开的建筑物。

 

  马赛会展出的木塔模型在不同媒体中展现的形式正是建于以上视觉文化基础之上,但特意远离了其中负面的暗喻。太平洋两岸的耶稣会传教士透过图像文字来强调木塔模型的科学性与考古性,这对以前西方对中国视觉上的态度是一种强烈的转变。从比较理智和客观的角度来系统地观察中国的塔,以此,耶稣会尝试用一个翻新了的传统符号来改变西方参观者对于“新中国”的偏见,并帮助其重整信心。


发布时间: 2015/11/09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