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1483—1541)及其在历史上的意义

李珊娜(Johanna Lidén)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宗教系博士生、文史研究院访问学者



研究晚明王艮与泰州学派的学者近年来在中国大陆与台湾日渐增多,在西方仍然较少。狄百瑞教授(deBary)《明代思想中的个人与社会》(1970)中关于王艮与泰州学派的讨论——题为“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一章,仍然是相关领域最有影响的英文文献。

狄百瑞虽然质疑“个人主义”的概念,但依然加以沿用,可能是因为当时没有更好的提法。在他看来,王艮思想中具有歌颂自我的倾向。这种对自我的歌颂,来源于王艮的明哲保身论。王艮说:“知保身者,则必爱身如宝。”这也跟他所提出的“安身立本”一说有关。不过,王艮的思想虽然表面上是一种个人主义,但这一看法无疑使他的思想简单化了。另一方面,在中国,嵇文甫之后有学者把王艮与泰州学派当作王学左派,甚至认为王艮的思想中具有革命的萌芽。在当代学者中,龚杰是这种看法的继承者之一。但是,他也指出王艮把“尊道”与“尊身”作为统一体。(《王艮评传》,2001)王艮说:“身与道原是一件”,“尊身不尊道,不谓之尊道,须道尊身尊才是至善”,这很清楚地表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两个概念都不能圆满地描述王艮的思想。毋宁说他是有意通过调和二者来超越这种对立。

王艮最重视的经典是《大学》。《大学》提出如下这种序列:以修身为本,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也是王艮思想的出发点。《大学》的“格物”被王艮理解为“安身”。吴震教授认为王艮的“安身论”是他在思想史上的独特贡献,(《泰州学派研究》,2009)并可以称得上是他的思想中对现代人最有价值之处。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批评王畿与王艮说:“泰州、龙溪时时不满其师说,益启瞿昙之秘而归之师,盖跻阳明而为禅矣”。目前学术界对此一般不认同,而认为王艮受佛教禅宗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于贝勒(belhr) 认为受禅宗影响的只限于他的教学法。(belhr,1986)不过,禅宗的教学法跟禅宗的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禅宗的哲学认识理论和实践是无法截然分开的。龚杰认为王艮所受的民间宗教的影响比佛教大,譬如罗教可能对王艮更为重要。

但是罗教来自佛教,假如罗教有重要的影响,那就是说佛教因素有可能已植根于王艮的思想中。

无论如何,王艮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不过,他是否代表儒学的宗教化?这个问题还有待研究。讨论的一个前提是,王艮之前的儒学传统不能被称为“宗教”,或者不具备宗教色彩。假如使用宽泛的宗教定义,把具有一定信仰的哲学思想、情感、行为实践与社会活动都包括在内,儒学传统大概也可以说是一种宗教。中世纪印度教的巴克提运动(Bhakti movement),启蒙时期犹太教哈西德派的民间虔信,都是值得参考的例证。笔者认为,应该对王艮及泰州学派与相关的历史现象做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


2011-03-31



发布时间: 2011/03/31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