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从“西域”到“东海”:列次分野与黄道十二宫


马小鹤

哈佛燕京图书馆中国研究馆员、文史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朝鲜1755至1760年间制作了一套丝织恒星屏障,含星图两组,分别为“天象列次分野图”与“黄道南北两总星图”。这套恒星屏障可谓古今、中西文化融合的佳例:“天象列次分野之图”重刻时间为明初洪武年间,但所呈现的星象是中国星图最古老的风貌,而其外圈重规所注的黄道十二宫则出自希腊和印度天文学;“黄道南北两总星图”则是根据德国传教士戴进贤(P. I. Kgler)绘刻于1723年的《黄道总星图》绘制的,是西洋文化传入东海的象征。

中国天文传统中,十二次在恒星观测中被取为天区分界的依据,从南宋的《天文图》到清代乾隆年间的《仪象考成》莫不如此。而朝鲜《天象列次分野之图》上出现的黄道十二宫是1395年重刻时所加;它们并不适合星图。

十二宫、十二星座之名不见于中国本土星图,却不仅出现在朝鲜《天象列次分野之图》上,而且见于朝鲜天文学著作《七政算外篇》,其源头则非佛经,而是伊斯兰天文学。尚无确切记载可以证明朝鲜天文学中的黄道十二宫体系出自马哈麻译《天文书》,但是有证据说明它是受到了马沙亦黑译《回回历法》的影响。《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的影响不限于朝鲜,还远及日本,如渋川春海在延宝五年(1677年)绘制了《天文分野之图》,也是以朝鲜《天象列次分野之图》为蓝本修订而成。

明末,天文学成为中西两大文化交会的主要接触点。崇祯初年徐光启所上《见界总星图》采取了中国传统星图的盖图形式,但又在星名表达方式、星座的组织和体制、恒星的测算等许多方面,改进了中国传统星图的形式和内涵。戴进贤等人编修的《仪象考成》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印行,其中的《恒星全图》便是照《崇祯历书》中徐光启的观点绘制出的盖天图形式的全天星图。18世纪中后期李朝观象监所绘制的两幅《浑天全图》以十二辰和二十四节气来标志星象与时节相结合,具有实用色彩,可能也受到戴进贤《黄道总星图》的影响。

《西洋新法历书·恒星经纬图说》“第三黄道南北两总星图”分别以北黄极与南黄极为圆心,皆以黄道为边界的圆形星图。这种形式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则为首见。继此之后,戴进贤于雍正元年(1723)绘制了第二份黄道总星图,并影响了朝鲜星图。除李约瑟、鲁桂珍(1966)考证过的朝鲜丝织恒星屏障外,还有绘于1742年的另外一套摹本。

1633年,徐光启在临终前主持编绘了“恒星屏障”,主体部分是“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此图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星图的内容和特点,又融合了欧洲天文知识中有益的成果,可谓集中西之大成,而“屏障八面”这种形式也流传到了朝鲜。

葛兆光先生在《从“西域”到“东海”》一文中认为:在蒙元之后来看“交错的文化史”,“东海”也许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新西域”,或许可以给全球文明增添一个新的模型。本文即以天文学上的列次分野与黄道十二宫为例,尝试从长期从事的西域之学跨入东海之学这一新的学术领域。


2011-06-30




发布时间: 2011/06/30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