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法界颂》与龙树赞颂诗
说起唐代密宗,不得不提到不空金刚(Amoghavajra)。他不仅是唐代密宗的奠基人,也是唐代的著名译师。在他翻译的诸多密宗经文中,有一部不是非常起眼,而且看似和密宗没有很直接的关系;不过,这部经在日后的藏传密宗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就是《赞法界颂》(Dharmadhātustava)。当然,不空的所译的经名为《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公元十世纪以后,这部以《赞法界颂》为名的佛经在印度和西藏密宗界备受重视,它不仅被认为是龙树(Nāgārjuna)的作品,有清辩(Bhāviveka)、那罗巴(Nāropā)、阿底峡(Atiśa)等印度大师分别在其作品中引用其中诗句,而且藏地的非格鲁派,特别是萨迦派,一代又一代的大师们也对此经多次作注。上世纪70年代,西方学界开始重视并专门研究此经。
这部以《赞法界颂》为名的佛经存有汉、藏两个译本,近来又发现了梵文本。这三个本子的大致情况如下:
语言
|
经题
|
作者
|
译者
|
文本年代
|
篇幅
|
汉
|
赞法界颂
|
龙树
|
施护
|
1015-1019间
|
87颂
|
藏
|
Chos kyi dbyaṅs bstod pa / Dharmadhātustava
|
Klu sgrub
|
Kṛṣṇa Paṇḍita 与 Nag tsho lo tsā ba Tshul khrims rgyal ba
|
11世纪中期
|
101颂
|
梵
|
*Dharmadhātustava
|
——
|
——
|
11世纪初
|
仅存不到86颂
|
通过对照这三个本子的内容与文句,我们可知《赞法界颂》完整的梵本也应有101颂。它每颂四句,每句八个音节,属于梵文偈颂体(Śloka)或称随颂体(Anuṣṭubh)的格律。而差不多一百颂的篇幅也符合百颂体(Śataka)的文体。这部经主要围绕“法界”(dharmadhātu)这一概念阐述了“如来藏”(tathāgatagarbha)思想:空性、无我、真如,以及如何通过十地的菩萨修行和成佛。
然而,我们知道,《中论》(Madhyamakakārikā)的作者、中观派的创始人龙树生前,如来藏思想还未产生,反映如来藏思想的《赞法界颂》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龙树的作品。将此经归在龙树名下,应该是为了提升它的地位,增加它的权威性。而这一目的又应该反映出当时这部经在印度和西藏的流行程度。
不空的这部经译成于唐永泰元年(765年)。按照前面的计算方式,此译本共计125颂,前124颂为五言句,最后一颂却是七言句。不空的翻译质量相当好,与梵、藏两本对照可知,他的译本不仅与原本句句对应,而且原本的词语也基本可以在汉译中找到。
由矢吹庆辉所发现的敦煌残本《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是一部三阶教的伪经。第二品“地藏菩萨赞叹法身观行品”为不空本的异文。它和不空本皆以“地藏菩萨”为名,译成的年代比不空本要早的多,是《赞法界颂》现存最早的本子。
至于这个文本从《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发展演变成龙树的《赞法界颂》之后,为何那些带有密宗色彩的偈颂并未保留,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当人们将此经归于龙树名下,自然只保留哲理性的偈颂,而舍弃与密宗相关的文句了。因此,这两个唐译篇幅较长,其所代表的思想内容应早于后三个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