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我对中古政治文化史的理解:从“太平天子”谈起

孙英刚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


我们对古人的理解往往容易受到现代知识的影响。“太平”一词在中古历史背景中有其特殊的含义,要在特定的学术和思想史语境中理解。这个小小的研究旨在围绕贞观十七年凉州瑞石铭文中“太平天子”、“千年太子”两个概念,讨论“致太平”、“立千年”的观念在建立中古政治合法性中的具体作用,进而揭示中古中国学术和信仰体系与政治合法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瑞石是构建中古王权合法性的重要手段,也因此成为一种政治传统。对比北魏拓跋焘所制造的柳谷瑞石和贞观十七年的凉州瑞石,可以发现,它们都是旨在记录“国家祖宗之讳”,以石文之征,宣告四海,令僭窃知天命有归。前者提到拓跋焘为“太平天王”,后者提到李世民为“太平天子”,虽一字之差,但其实都在宣扬自己是真正的开启太平的“真君”。

谶纬之学随西汉今文经学的兴盛而成为有文献体系的政治神学。“太平”一词直到汉代才成为一般的用法,后成为一种政治理想和意识形态,也是道教千年王国梦想的核心部分。“否定现在—天地终结—太平”的思想结构,正是道教从儒家学说中吸取来的。道教宣扬太平圣人(李弘)将从天上下到人间,带领大家进入“太平”。“太平”为儒家追求之政治理想,也是道教终末世之后的终极美好时代,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如“积储九稔”、祥瑞毕至、星相反应等等。隋文帝时,袁充就以京房《别对灾异》所记“太平日行上道,升平日行次道,霸代日行下道”的理论,力证文帝统治时期,白天变长,已经接近唐尧时代。

凉州瑞石发现之后,太宗遣使到凉州祭祀,而且亲自去南郊祭天,高调宣传。贞观十七年是贞观朝政治的转戾点。此年,李承乾和李泰的党争最后归结为暴力。四月,太宗两废之,立李治为太子。但李治仁弱,从四月到七月,政治局势非常动荡,因为一次日食,长安居民就“每夜惊扰,皆引弓剑自防”。凉州瑞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制作出来的。凉州瑞石中提到李唐祖宗之讳“李元王”、“太平天子李世民”、“千年太子李治”,构建了一个王朝统治谱系。李治的名字就在此谱系中出现,从而奠定了他合法的皇位继承人的地位。此后不久,大量祥瑞被报到朝廷,比如李治的寝室出现“紫芝二十四茎,并为龙兴凤翥之形”等等。李治的头衔是“五德终始”说的体现,对唐德的讨论贯穿王朝始终,王勃等人就认为“以土王者,五十代而一千年”。

今人看似平常的“太平”、“千年”字样,在六至七世纪实为关键之意识形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此框架下可以获得更好的理解。经学、道教、天学、谶纬符瑞等理论体系,与“太平”、“千年”的定义和解释相互影响。盖中国并不存在一种固有的“宗教—政治”合法性传统,任何一种信仰或者学说,在每个历史时刻,都需要跟其他文化因素配合演绎,来共同塑造政治合法性。


2010-12-31



发布时间: 2010/12/31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