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宗宪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博士后、文史研究院访问学者
山神在此指中国本土的山神信仰,佛教则是传自印度的外来宗教,两者在信仰内涵上有相互冲突之处,然透过长期的互动,两者之间也产生包含、融合的现象。僧传作为一种宗教文本,佛教本位的立场相当明显,也带有藉高僧言行以宣扬教化的意图,因此,僧传对于山神的形塑,可以视为佛教主观地融合本土信仰的一种象征。在不同阶段,山神亦呈现不同样貌,反映出佛教传布过程的不同面向。
中国中古时期,既有的祠祀信仰由于加入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民众的宗教信仰活动显得相当活络,亦趋于复杂。山神信仰为传统山川神信仰中的一支,除了五岳、四渎、九镇这种全国性的官方祭祀体系外,各地方的民众也发展出本地的山川神信仰。春秋战国以来,山川神有一个人格化的重要转变,此变化使山川神的身份、形貌与活动有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创造出一个可以与佛教教义对话的媒介。
首先,虽然春秋战国以后山神即已有人格化的趋向,不过,山神的形象并不是很清楚。相对于此,僧传中的山神形象显得较为鲜明,常描述形貌特征,并透露出家庭、社会背景的讯息。最重要的是,山神经过僧侣的感化后,亦懂得布施、舍宅、护持,甚至受戒皈依,俨然一副佛教徒的风貌。僧传中如此描述山神的性格、身份、形貌与服饰,及与僧侣之间的互动,究竟塑造出何种形象的山神?这种形象的背后具有什么世俗或宗教的意义?
其次,早期的佛教经典中,山神为自然神之一,虽亦可变幻人形、兽形,但山峦精灵的属性似乎较强。僧传中的山神则吸纳了中国本土山神信仰的元素,并从佛教立场重新塑造山神的形象。早期佛典与僧传的山神各自具有哪些特点?两者间的差异,或可用来观察佛教传布的轨迹,探索佛教中国化的特色。
其三,透过对山神形象变化的解读,也可对应佛教的传布与发展。山神暴烈的情绪,象征着自然灾害的无常,后经僧侣的传教点化,山神皈依,戒绝腥膻,遂风调雨顺。诸传说是否具有地域性?如以南方低度开发地区为多。《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分属不同时代,对于同一处山神的记载,是否有延续性?随着佛教的普及,特别是禅宗盛行以后,僧传山神的形象是否有明显的转变?
总之,尽管僧传具有强烈的佛教色彩,内中的山神描述不可遽视为本土山神信仰的真貌,然这项史料的特点却能反映佛教内部对于外教信仰的态度。透过僧传对于山神的形塑,可以反观佛教在中国的传布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