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媚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候选人、文史研究院访问学者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叙述中,辜鸿铭通常是以一个极端保守主义代表的形象出现。过去的辜鸿铭研究讨论的内容也集中于文化保守主义为核心的问题,比如说辜鸿铭是否真的保守?有多保守?以及他与各类不同保守主义者的异同等等。评价上大多局限在先进/保守,反动/进步的范式中。我认为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承袭了五四以来的现代/传统,西方/中国,新/旧的脉络,有一些局限。
本报告的一个目的就是试图跳出五四现代主义的范式,超越新旧、中西的对立,同时以跨国、跨文化的方法研究辜鸿铭。首先,在研究方法上试图跳出民族国家的限定,不将辜鸿铭局限在中国/西方,中国人/非中国人,中国性/西方性等本质化、绝对化的对立概念中讨论,而是把他放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属海峡殖民地华人精英的群体中,对于他的人生轨迹、职业选择和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讨论他跟出生地、英国和“中国”三地关系之间的张力。我使用离散华人(diasporic Chinese)的概念,论证当时离散精英所谓的“回归祖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职业发展在殖民地受到局限导致,不能低估功利性因素在他们选择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当时离散华人精英的回归也呈现出各种形态:从暂时到终生移居,从纯粹的工作需要到政治和文化的完全认同。
第二,并不预设辜鸿铭在政治认同上一定是“中国人”,不预设他在文化认同上一直是以“中国文化”为中心,不认为辜鸿铭的中国性(Chineseness)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作为一个在英属殖民地出生长大,从小受英文教育、没有受过传统经典教育的的海峡侨生,辜鸿铭不能用一个简单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概念加以概括。他在思想构造和身份认同方面是多元共存的。他本人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理解和认同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总的来说,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而内地受到了西方人对于中国的看法和他本人对于西方社会理解的影响。
辜鸿铭受到欧洲浪漫主义对于现代化批判的深刻影响,将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观点与反现代化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对于现代西方社会的独特批判。辜以他所理解的儒家经典为材料,以欧洲浪漫主义思想架构为核心,想象、构建了一个“真正的中国文化”作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救赎。辜鸿铭的思想在这一点上既超越了欧洲浪漫主义对于现代化的批判,又和其他殖民地知识分子对于殖民主义的反对有所不同。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尽管长时间以来辜鸿铭在西方是作为中国文化代言人的形象出现,但是从思想根源、读者受众、活动范围和交游网络等方面来看,他在本质上是西方文化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