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侠
鸦片在中国大部分人的心目中都不是一个光彩的形象,它带来的一连串问题诸如国库亏空、人民虚弱、道德沦丧等影响了近代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肇端。但鸦片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它在整个东亚甚至全世界的历史进程中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它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上。加拿大学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和加籍日裔学者若林正(Bob Tadashi Wakabayashi)主编的《鸦片政权:中国、英国和日本,18391952》(加州大学出版社,2000)对这些波及面巨大的问题做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该书是1997年5月在多伦多举行的东亚鸦片历史研讨会的论文结集。
这本论文集研究了鸦片贸易中整体及局部错综交织的过程,全面地探究了鸦片贸易的代价和利益是如何在政治背景中产生、丧失的。全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国际背景”介绍了十九世纪鸦片贸易的基础。第二部分“分运与消费”考察了中国人在销售鸦片和发展中国的鸦片贸易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第三部分“控制与抵制”焦点是国家与地方努力控制或抵制鸦片的方式,以及这种努力在推动近代中国政府的统一和权力渗透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一部分“危机与解决”分别考察了日本在1937年占领华北和入侵华中给鸦片控制带来的影响以及1952年全国性禁烟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这虽然是一部由多人撰写的论文集,但经过编者的精心安排,这些文章巧妙地连结在一起,成了一部既有宏观把握也有特别关怀的学术论著。它们论述的内容在时间上非常连贯,在空间上也非常完整。研究对象既涉及国家政府在应对鸦片问题的过程中从垄断到控制到禁止的发展态势,也突出了不同地区解决鸦片问题时具有地方特色的措施和过程。此书作为一个整体,还几乎关注到了鸦片这个经济链条的每一个分支——种植、运输、分配、销售、走私、购买、吸食及其分别对应的活动群体。鸦片使殖民地政府、侵略者、政府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税收,给从事鸦片种植、运输、经销的人们提供了丰厚的利润;鸦片在新兴城市文化的兴起过程中充当了媒介,还是当权者实现政治极权的工具,它是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根源之一,还是国家政权建设进程中最重要的议题。
《鸦片政权》这本书使用了大量原始材料。这使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有比较新颖且严谨的学术观点,在表述自己观点时有充分的论据支持,且论点在逻辑上能经得起缜密的推敲。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合起来便组成了一段连贯的历史:从十九世纪的大英帝国,到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资本形成和国家建设,再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帝国主义,最后到五十年代长期困扰中国的‘鸦片问题’的解决。”(《前言:中国的鸦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