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应激与自省:晚清民初文话发展的新路向

慈波

 

晚清民初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中,中西之争出现了明显一边倒的“醉心欧化”趋向。中学在这场文化交融碰撞过程中遭遇了空前的危机,在国学沦亡的现实忧患面前,传统文话内部开始出现新的动向,中西学争成为人们思考的预设前提。这首先对传统的继承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国学的文化意义也得到空前重视,文章则被提升到维持文化命脉的高度,反映了国人应对西学冲击时的文化焦虑。

国人如此强调文章的功用,实在是因为西学给传统社会带来的变化太过剧烈。在西潮激荡的氛围中,国学伴随着衰颓的国势,开始淡出人们的关注视野。为了避免文化沦丧的结局,士人因应西学的最直接措施就是起而与之抗。但是毕竟运会转移,海通的大势无法逆转,新名词甚至新语言都渐渐渗入日常生活,一味简单排斥已难以奏效。文话中的相关思考反映出人们对西学的复杂态度,他们既对传统文章的新变抱有一定程度的宽容,但对西学又具有潜藏的戒心。

但是仅靠抵斥西学是否就能够使得传统国学焕发出生机?即使是仅仅作为一种应对策略,对西学的回应也需要审慎的考虑而非简单拒斥。在本土特色鲜明的文话当中,西学渗透的痕迹也开始加深,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开始了交流与融合的尝试。它提示了中学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路向,借助异域文明的深度思考,传统国学在审视自身的同时也努力探索新变的可能。这样,对西学的接纳就由初始的比附向深入发展。对中学本质的体认与对西学参照的探索都已达到新的高度,“中学—旧学”与“西学—新学”这种简单的对应关系开始变动,对传统内部的关注逐渐取得独立地位,西学开始以学术研讨客体的身份步入中学领域,两者的借鉴与融通成为可能。

在西学影响文话发展路向的同时,文话自身的思考也在积极展开。经历过一味排斥与醉心欧化两重境界之后,时人对西学的认识更趋于理性。以往在斯文凋敝之际备受关注的经世之学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中学自省的重要方向。对于中学本身的自省是在西学刺激的情势下展开的,有了西方的参照,这种自省的深度与视野就拓展了很多。

在因应西学之际,原本内部观点并不一致的中学作为回应方,具有了共同的对象与目标。作为一种文化生存策略,传统内部在自省的同时意识到集中力量应对挑战的必要,其内部分歧变得不再突出。文话中原本存在的众声喧哗现象也渐为统一的声音所取代,这其中关于文章派别的争论以及骈散的区分尤为明显。

从晚清民初文化氛围而言,传统面临的挑战来自西潮的侵入与中学内部对传统的颠覆。西学的强势渗透使国人充满国学灭绝的焦虑,而新文化的崛起又勾起对国粹难存的深层担忧。传统自新的步伐因这双重冲击而加快,在新的生存空间中,因应西学以应激、反观本身而自省成为文话发展的新路向。


发布时间: 2009/06/15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