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摘要

历史记忆的集体构建:以“高丽棒子”为中心

黄普基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辽左见闻录》和朝鲜人的燕行纪录寻找历史上的“高丽棒子”。

由《辽左见闻录》可知,“棒子”与朝鲜贡使团有关。他们是“贡使从者之外,其奔走服役者”。从整体描述来看,称呼这些人为“棒子”,有着相当丑化、蔑视的倾向。此外,当时中国人把很多与朝鲜有关的东西,都叫“高丽”。通过分析《燕行录全集》、《韩国文集丛刊》等文献,可进一步确定,朝鲜使行团的服役者就是《辽左见闻录》里的“高丽棒子”。他们都隶属于中央官府、地方衙门或各地驿站。但朝鲜人的叫法不是“棒子”,而是“帮子”。

至于为何中国人对“棒子”有相当丑化、蔑视的倾向,主要是因为朝鲜使行团与当地人的矛盾所致。明时期的朝鲜使行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并不是由两者之间直接接触而导致的,而是当地官吏为照顾朝鲜使团、苛刻迫害当地居民所引起的。

明朝对朝鲜使行团一直较为严格,加上朝鲜使者也尽可能严格地约束使行团,因此,朝鲜使行团与当地居民之间直接的冲突或矛盾并不多。到了清代,情况已有所不同。首先,清朝统一中国带来辽宁地区的稳定发展,人口也大幅增加。其次,两个方面出现了松懈的现象:一是清政府对朝鲜使行团的控制开始松懈;二是朝鲜使行团内部的控制也松懈了,除了两班士大夫以外,随从的仆人(“帮子”)也开始可以较自由地接触当地人。这样一来,朝鲜使团与当地居民之间接触的机会也大大增加。接触多,发生矛盾的几率自然也多。

这些“高丽棒子”一过境(鸭绿江),便纪律松懈、惹事犯罪。其主要原因是经历过两大战乱(1592—1598的倭乱,即“万历东征”,与1636年丙子胡乱)的朝鲜社会,出现了阶级之间的人口流动。因此,身份等级概念也逐渐淡薄,两班士大夫的威望也远不如前。此外,清时期使行团规模庞大,而能管束驿卒、官奴等服役者的人很少,两班士大夫的人数则更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大夫很难完全控制整个使团。

朝鲜使者到清国来,看到的都是很不习惯的异族风俗,因而“守礼”意识甚至比他们在国内更加强化。但是这些“帮子”们却不同,他们一直处于历史记载的暗角,只有过境到中国后才得以“自我解除”各种各样的约束,体现出自己的存在。

朝鲜人与中国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中国人对朝鲜人的讽刺与侮辱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习俗。清中期以后,在辽东,“高丽棒子”已经成为了谩侮凌蔑朝鲜人的代名词。


发布时间: 2011/06/15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