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
文史研究院
讲座预告
- 11.30 复旦文史讲堂(125)|区建英:丸山真男思想史学的轨迹( 2017/11/24 )
- 小型学术研究会(124)|陈妤姝:从想象到印象——马戛尔尼访华使团笔下的中国图像( 2017/11/06 )
- 小型学术研究会(123)|周春阳:禅那的语义与语意——以《阿含经》为中心( 2017/11/06 )
- 文史讲堂(122)|钟鸣旦:在原典与批注之间——十七、十八世纪中文典籍之欧洲阅读( 2017/11/06 )
- 小型学术研究会(121)|刘云军:神祇由人做——宋代东岳神的形象与选任( 2017/11/06 )
- 小型学术研究会(122)|张帆:从银质耳杯看中西交流对北魏物质文化的影响( 2017/11/06 )
- 文史讲堂(121)| 夫马进:朝鲜朴齐家的“北学”与日本的“兰学”——18世纪后期从...( 2017/09/25 )
- 文史讲堂(118)| 黄进兴:机构的宣言——重读傅斯年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2017/05/25 )
- 文史讲堂(117)| 韩嵩文(Michael Gibbs Hill):晚清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2017/05/09 )
- 文史讲堂(116) | 孙志新:海外藏珍——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和收藏历史( 2017/05/02 )
- 講座預告 | 姚治華:意識及其對象( 2016/12/15 )
- 講座預告 | 阿闥婆吠陀傳統:起源、發展與衰落( 2016/12/12 )
- 讲座预告 | Prof. S.R. Bhatt:非暴力作為甘地思想的一條至高原則( 2015/12/14 )
- (12.26)杨志刚:遥远的史实,近旁的回响——孔庙历史与遗产漫谈( 2013/12/26 )
- (12.18)陈福康:谈谈日本汉文学史( 2013/12/18 )
- (12.3)李晨:汉代画像石墓起源问题的再思考( 2013/12/03 )